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望》文章:节能减排要解近忧纾远虑

  2007-05-15 11:12:2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这也是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统筹全局的考验


    一季度宏观数据公布后,节能减排的严峻性再次凸显。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回落的前提下,高耗能产业投资却呈同比增长态势,且增幅多达4~15个百分点,其中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6大行业,同比增加了6.6个百分点。而这,还是建立在去年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基础上。

    这不能不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用“相当严峻”来形容当前的节能减排形势。事实上,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温总理便已指出今年的关键性所在:由于2006年单位能耗只下降了1.23%(应该在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使得“十一五”后四年完成任务的难度加大,而能否如期实现目标,在温总理看来,2007年十分关键。

    也因此,一季度数据出来后,温家宝强调“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尽管“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到2010年单位能耗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减少10%”,但种种迹象表明,在具体的贯彻落实上,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致使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变成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的近忧。

    应该看到,节能减排工作之所以出现当前的困难局面,与一些地区没有认真落实宏观调控的相关措施密不可分。“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是这一轮宏观调控的重点。这已经被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和重申。但是,一些地区和部门不仅仍未清理纠正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反倒采取种种变通方式新建高耗能项目,甚至违规通过减免税和地价、电价优惠等各项政策招商引资、盲目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还有一些地区和部门对淘汰小钢铁、土焦、改良焦等落后产能的严令态度暧昧,动作迟缓。小水泥、小电解铝等项目死灰复燃。

    还应该看到,当前的节能减排不力局面,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政策落实不力密切相关。2006年节能减排目标未能完成,主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服务业比重较低,重工业特别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依然偏快,很多本应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这些地区和部门对《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以及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落实不坚决,措施不得力,对推进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抓得不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产品结构调整不到位。

    这类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谋一域、不谋全局,只顾当代、不顾子孙,不按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不考虑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而是不顾一切拼资源、拼消耗交出的经济发展“成绩单”,不仅得不到当代人的认可,也不可能得到后代的认可,还会被国际社会所诟病。

    能源、环境,是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历史经验表明,以大量消耗有限的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走一条清洁、高效的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也是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统筹全局,提高执政能力的考验。

    这一考验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还在于,节能减排之所以困难重重,也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国际比较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区间,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至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已进入这一阶段。从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联系看,居民收入增长累积到一定水平,必然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从2001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已比较明显,住、行、通讯等方面新的消费点成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必然通过市场带动多种消费品的生产,并通过产业间的联系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其中,通讯、住房和汽车等产业的生产技术大多比较复杂,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链条较长,对各产业的影响度系数较高,特别是对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石化等重化工原材料产业的需求和带动力度很大。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更显著地带动了城镇化步伐加快。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以及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加。

    从消费结构、生产结构、城乡结构的变化及其内在关联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较快增长还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意味着在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难度非常大,任务异常艰巨。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我们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本刊评论员)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