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企业 > 正文

央视新闻《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中国这十年 制造业在路上》聚焦华龙一号

  2022-08-22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央视新闻《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中国这十年 制造业在路上》聚焦华龙一号

发布时间:2022-08-22 信息来源:

  每天,中核集团福清核电的值班人员都要把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仔细检查。这里共有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年发电能力约500亿千瓦时。今年3月25日,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中国已经是继美、法、俄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邢继:我们在华龙一号整个研发技术体系上面,包含了很多自主知识产权,到目前为止大概716项专利,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发明专利,我们的反应堆设计采用177组,燃料组件国际上大量建设的压水堆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他们的采用157组,我们增加了20组燃料组件以后,使得我们核电站燃料线功率密度降低,更安全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叶奇蓁:从总的技术水平可以这样说,我们已经从跟跑进入了并跑,也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我们比别人还强一些。

  在华龙一号机组模型前,总设计师邢继向记者介绍机组的特点时,话题离不开“创新”二字。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邢继:创新了很多用于提升核电站安全的一些措施。比如像我们把传统的能动的安全措施,与创新的非能动安全措施结合在一起,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应对共模故障,比如像全场失电这样的一些故障,比如像福岛发生核事故这样一些原因。

  华龙一号不仅承载着几代中国核电人的自主创新理想,也折射出中国核电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它的诞生,一波三折。199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引进法国技术在广东大亚湾开建第一个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刚工作两年多的邢继被派去现场担任工程师。那时整个中国核工业,都只是“小学生”,没有高标准的设计,装备制造水平也十分落后,甚至连符合法国技术要求的水泥、钢筋等基本材料都需要进口。邢继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设计出完全自主技术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邢继:我们在想我们为什么只能去当别人的学生,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够成长起来有我们自己的东西,1998年,我们启动了相关研发工作。在那儿以后,就沿着大型先进压水堆自主研发这条曲折道路上,我们不断一步一步往前迈进。

  堆芯技术是核电的核心技术,如果受制于人,自主核电也就无从谈起。从那时起,中国核电人就开始堆芯自主研发设计的探索。堆芯研发涉及336个系统,25个学科,计算量超乎想象。最难的是要研制出多种堆芯型号进行比较。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唐传宝:在研讨过程当中最终通过头脑风暴,大家的讨论,形成了一个叫177堆芯的这样一个方案,在这个基础上也形成了核电技术方案,这也是我们华龙一号的一个雏形。

  从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两条腿走路并不容易,2005年自主“二代+”核电技术方案CP1000出炉。2011年,CP1000研发团队完成了初步设计和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就在这时,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发生了福岛核事故。如何保证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满足国际上最高安全标准?中核集团果断放弃CP1000建设,紧急推动提前布局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CP1000的自主研发。ACP1000就是华龙一号的前身。核电人之所以将其命名为华龙一号,取意“中华复兴、巨龙腾飞”。2015年5月7日,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核电建造非常复杂,国际上有一个“首堆必拖”的魔咒。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邢继:研发好了,反而一旦进入工程以后拖延很厉害,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核电建造,安全是生命线,要打破“首堆必拖”的魔咒,就要精益求精,在建造过程中哪怕是微小部件都不能出任何差错。一次,调试人员在一个小小的流量控制孔板验证过程当中发现这个孔板的孔径设置不符合要求,需要马上调整。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邢继:调试人员,把这个情况反映给设计,我们驻现场设计代表,就立刻开始计算,因为这套系统就是他们设计的,他们完全掌握这套系统设计原理以及要求,因此很快调整了设计,而厂家那边都准备好了,马上按照新的修改的设计图纸进行加工。

  在自主化技术的支撑下,华龙一号建设打破了“首堆必拖”的魔咒,2021年1月30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邢继:68.7个月,把它建成了,(首堆建设)国际上都超过100个月,我们核电建设队伍,应该说我认为是世界上最强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叶奇蓁:所有这些这样一整套基础打下来方方面面都是立足在自主的基础上。从研发、设计、建造、设备制造、运行包括管理,自主是最根本的思路。

  如今,华龙一号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多处开花,中核集团海南等地的机组正在建设中。分布在广东、浙江等地的中广核集团的华龙一号多台机组也在建设中,近年内将建成投运,其技术的安全性、成熟性赢得国际认可,今年2月,还通过了国际最严苛的核电技术审查——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

  中国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王鑫:为什么说它最严格就是因为它要求按照当今最好的、最可靠的、最安全的技术,要应用在核电上,这是最严格审查最核心的本质,我们顺利通过了,我们通过这样的审查,我们进入欧洲用户,进入世界各地核电市场开发都具备了条件。

  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运行核电机组共54台,装机容量为55805.74兆瓦(额定装机容量)。今年上半年,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1989.99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5.02%。(全国累计发电量为39631.1千瓦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叶奇蓁:我们现在核电在运机组的总装载量世界第三,美国法国之后。而核电的发电量世界第二,就美国以后,再一个现在我们在建的核电站(数量)世界第一。核电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应该说这个产业还在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还是旭日初升的样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一张图读懂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

2021-03-20

中广核电力 前三季度上网电量

2018-10-15

热点排行
  • · 辽宁核电“科技走基层”走进东山社区科普核知识
  • · 核八所开展安全生产化危品专项检查
  • · 国家电投海阳核电站2号核岛安全壳成功封顶
  • · 海南核电1号机组首次装料圆满完成
  • · 中核运行开展岗位技能比武提升专业人员职业素养
  • · 中核运行通过“三体系”年度监督审核
  • · 阳江核电3号机组开始装料
  • · 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厂址区域核应急方案》获批复
  • · 西核厂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实现产品最优化设计
  • · 辽宁核电传达集团公司年中党组扩大会议精神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