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企业 > 正文

【看中核】能包容放射性物质千年以上!我国核废料固化能力获重大突破

  2021-09-13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看中核】能包容放射性物质千年以上!我国核废料固化能力获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21-09-13 信息来源: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9月11日,国内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设施在四川广元正式投运。这是我国核工业产业链后端标志性工程,其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已经实现高放废液处理能力零的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的国家,对我国核工业安全绿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放射性废物处理是核能安全利用的最后一环,其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是高放废液处理。”国家原子能机构总工程师刘永德告诉记者,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是在1100度或更高温度下,将放射性废液和玻璃原料进行混合熔解,冷却后形成玻璃体。由于玻璃体浸出率低、强度高,能够有效包容放射性物质并形成稳定形态,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废液处理方式。其核心技术与难点在于,需要包容率高、稳定性好的玻璃固化配方,形成的玻璃体能包容放射性物质千年以上;需要耐1150度以上高温且年腐蚀速率小于15毫米的熔炉,保障玻璃熔制条件;需要自动化、远距离操作系统设备,需要强大的工业与制造业基础做支撑。此前世界上仅美、法、德等国家掌握了相关技术。

  该项目2004年由国家原子能机构批准立项,采用国际合作模式,由中国、德国联合设计,中核集团所属中核四川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多家单位参与协同攻关。通过本项目开展,摸清了关键设备工作机理,固化了工艺系统参数,在玻璃固化关键特种材料、关键设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设施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安全处理数百立方米高放废液,处理产生的玻璃体将被深埋于地下数百米深的处置库,达到放射性物质与生物圈隔离的目标,实现彻底安全,为核能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人民网)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一张图读懂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

2021-03-20

中广核电力 前三季度上网电量

2018-10-15

热点排行
  • · 中核集团许达哲一行赴中核集团原子能院调研指导工作
  • · 国家电投海阳核电站2号核岛安全壳成功封顶
  • · 秦山二期换料燃料组件通过出厂验收
  • · 辽宁核电“科技走基层”走进东山社区科普核知识
  • · 中核北方开展高温气冷堆燃料生产线投料前检查
  • · 中核运行开展岗位技能比武提升专业人员职业素养
  • · 辽宁核电传达集团公司年中党组扩大会议精神
  • · 中核运行通过“三体系”年度监督审核
  • · 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厂址区域核应急方案》获批复
  • · 核八所开展安全生产化危品专项检查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