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711矿旧址群获评第六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核工业711矿旧址群获评第六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1-08-17 信息来源:
7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核工业711矿旧址群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六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有金银滩,南有金银寨。中国核工业711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金银寨。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历史贡献最大的我国第一座大型铀矿山,是核工业第一批“五厂三矿”企业之一,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提供了合格的铀原料。1958年5月开工建设, 1960年4月试产,1963年8月1日全面建成投产,1994年停止井下生产,转入退役治理,2003年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成立华湘社区管理委员会。该矿先后为我国各个铀矿山输送3200多名铀矿山建设人才,“只要有铀矿山的地方就有七一一人”,成为我国铀矿山的摇篮。原二机部部长刘杰将之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山”。
核工业史是一本生动的党史学习好教材。七一一矿旧址群是中国核工业克服物质条件严重匮乏、基础薄弱等种种不利条件艰难起步的重要见证。目前,生产部分包括以矿石开采、拣选、运输为流程的一系列建构筑物,大部分建筑物为苏式(苏联)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核工业湖南矿冶局党委坚持把“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这块金子招牌越擦越亮。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不起的核工业》系列纪录片、中央7台国防教育频道拍摄专题报道《探秘711功勋铀矿》,湖南省主流媒体《湖南日报》《华声在线》刊登《深读711矿,“第一功勋铀矿”》专题文章、湖南卫视拍摄《为有牺牲多壮志》系列片,中核集团官网报道《党旗红:代号711探寻那段隐秘而光荣的历史》,开发精品课程《敢叫日月换新天》等。2012年1月被列入郴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6月被国务院国资委列入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名录;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2019年12月列入郴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核地矿光荣传统教育基地、苏仙区党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2020年10月列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首批党性教育基地。截止目前,共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660多批次,15800多人次,受邀参加长沙“红博展”,设置红色展台,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社会反响强烈。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高度评价中国核工业711旧址群,认为它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尤其是帮助青少年了解党的历史、学习革命传统、树立红色理想具有重要意义,指出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使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准化建设,打造精品展陈,强化教育功能,充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激励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而努力奋斗。(核工业湖南矿冶局)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