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核电 > 企业 > 正文

致敬华龙一号的攻坚干将们

  2021-01-28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成长的年轮上,镌刻着这样一群年轻人的征程:他们,在华龙一号调试阶段开始学习系统、设备。他们,从首堆冷试、热试一路披荆斩棘走到成功并网,再到6号机组冷试的顺利完成。他们从初出茅庐的“新手”发展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华龙干将。

  为了华龙腾飞,他们,时刻准备着!

  常规岛容器“守护人”—— 曾继平

  

  一日,突发的阀门卡顿对常规岛的整组启动造成了影响。机械专业的曾继平接到消息后,即便是深夜,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他立即着手开始准备工作文件、连夜确定处理方案,分析精密复杂机械结构,现场制作专用工器具。一场与时间的较量最终在这台重达6吨的“大家伙”完成解体、修复再回装这一刻画上了胜利的句点。

  曾继平的“守护行动”绝不止如此。在自主维修上,他也是充分展现出一名华龙维修人员精湛的技能水平。高压加热器抽汽管线疏水袋下游的疏水器结构极为复杂、检修关键点更是难以把握。而细致、执着的曾继平却下定决心对所有疏水器进行解体检查,这是一般人都不敢轻易接下的任务。但曾继平从不惧于挑战,他自告奋勇决定自己干,在容器班班长杨欣和系统负责人赵俊松全力配合下,牵头做好一系列排查分析,亲力亲为参与解体检查,顺利完成任务。

  “路都是需要人走出来的、困难总是需要我们克服的”,这是曾继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始终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用行动赢得了身边所有人的认可与褒奖, 终不负“干将”之名!

  电气“铁娘子”—— 邓洋

  

  邓洋在2018年加入华龙维修团队后,就选择了和电气继保打交道。她风里来、雨里去,蹲现场、探发电机,在现场一待就是一整天。那最为复杂的发电机励磁调节系统,实现着调节发电机端电压、保证机组间无功功率合理分配功能。发电机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无不饱含着邓洋的心血结晶,她是同事们眼中的“铁娘子”。

  “做一名维修铁军不仅仅要会修,还要知道怎么修,为什么这么修。”邓洋一直觉得一名出色的维修技术人员,不仅仅是体现维修技能上,更要体现在学习钻研中。所以,只要一有时间,邓洋就会在办公室不断钻研发电机励磁系统原理,以最快的时间掌握励磁系统静态功能试验、小电流试验等关键试验方法。在缺少厂家逻辑原理图、技术保密的背景下,邓洋深挖钻研,从逻辑梳理再到转子接地综合故障报警归纳,逐个击破,最终完成励磁板卡在线更换方案编制及验证,主动提升自主检修能力,为发电机励磁系统维护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总结性材料。

  无论是5号机组发电机整组启动、首次并网前的重重“考验”,还是未来的未知“挑战”,这位身形小小,能量满满的“铁娘子”将一直攻坚在建设华龙的大道上,为发电机励磁系统安全可靠保驾护航。

  堆测系统“攻坚者”—— 王世震

  

  在华龙一号堆芯测量系统的工作现场,作为系统第一负责人的王世震可是名副其实的“攻坚强将”,无论是探测器工艺、安装设置,还是设备性能等,他都烂熟于心。而这些过硬的本领都源于他一次又一次经验累积和实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华龙一号堆芯测量系统“三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一直是调试的难题。不管是在现场安装调试,还是在运行操作,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设备,华龙维修人员毫无经验可循。为此,他带领专控团队反复攻关,迎难而上。为了实时掌握安装进度和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全程参与到5、6 号机组的设备出厂验收、安装端接等环节,总能在关键时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段时间,同事们常常能看到王世震在工作现场自主排查、检验机柜卡件,常常听见他在办公室和其他专控组成员讨论探测器安装优化方案,常常一个人在现场搭建卡件返修的临时工作室里,制定标准化返修流程,实施自主卡件返修到深夜。经过夜以继日的艰难攻关,堆芯测量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进展有了质的飞跃。

  在安装关键敏感设备——核仪表系统探测器过程中,他敏锐发现功率量程探测器与套筒外壁接触和探测器电缆人力无法弯折问题。他深入分析确认套筒上绝缘固定装置松动无法紧固探测器,在不影响设备构造前提下使出“巧劲”——自主设计、加工偏心装置和调整模型,从而使得探测器固定在正中心与套筒外壁不接触,解决了问题。而面对探测器电缆无法弯折影响就位的问题,他又发挥智慧,再次发力,自主设计制作了一个满足最小弯曲半径的电缆弯曲工具,从而顺利将电缆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弯曲到最小。“创新立足当前,发现问题,用心琢磨问题,发现创新空间。”这是王世震的创新心得。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广核电力 前三季度上网电量

2018-10-15

热点排行
  • · 辽宁核电“科技走基层”走进东山社区科普核知识
  • · 国家电投海阳核电站2号核岛安全壳成功封顶
  • · 秦山二期换料燃料组件通过出厂验收
  • · 中核集团钱智民会见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总裁罗睿德一行
  • · 中核集团许达哲一行赴中核集团原子能院调研指导工作
  • · 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厂址区域核应急方案》获批复
  • · 中核运行通过“三体系”年度监督审核
  • · 宁德核电4号机组冷试顺利开始
  • ·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穆占英调研中核北方
  • · 核工业二〇三所承担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