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主张美国应推广核电
美国的核电产业目前仍处在低迷阶段,新增核电厂与关闭核电厂的比例接近,也就是没有成长;这是因为水压裂页岩油与新的石油开采,使传统化石燃料产业又大为提升,而且反核的意见仍然阻碍核电厂的兴建。但是许多开发中国家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核电比例,为全球气候协议(巴黎协议)做准备。因此美国著名经济学专栏作家查尔斯.肯尼(CharlesKenny)认为,美国应该趁着开发中国家的核电热潮,投资并开发下一代的核电产业与相关技术。
肯尼在专栏中写道: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评估,俄罗斯、中国大陆、印度、巴基斯坦、斯洛伐克、韩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都在积极建立核电厂,到2030年,由于亚洲和中东地区的积极引进核电,国际的核能发电比例可以成长到60%。其中俄罗斯和中国大陆的投资特别积极,甚至外销自己设计的核电反应炉到非洲与南亚。例如2015年,肯尼亚与中国大陆签署了核电建造协议,中国大陆将在2025年之前,为肯尼亚建造一座核电厂。而俄国更为超前,他们已经准备在印度建立10座电厂,还要在南非建立8座。
贫困国家若要改变自己环境,电力是必不可少,没有电,就难以供应高质量的取暖、照明、安全饮水与食物贮藏。目前开发中国家在发展的阶段,既要照顾益增加的人口,又要打造优质环境吸引外资加入,他们自然会评估经济、高效且低碳的电力来源,因此核电几乎是最合理的选择,这也是核电在亚、非、中东成长快速的主因。
美国核能潜舰之父海曼李高佛在与其他专家讨论潜舰核反应堆该用哪一种。有人认为当年李高佛的一念之差,决定轻水式反应炉胜出,使得现行多数的核能都是这种会产生废料的炉子。(图/美国海军)
相反的,许多已开发国家却在拥有核电的40年后,选择反对核电,其中以德国为代表,德国政府承诺在2022年前逐步淘汰境内的核电厂,改以风能与太阳能来取代,德国理由是核能安全疑虑。但是认真分析,目前重大核电事故仅有两起,也就是前苏联车诺比和日本福岛事故,总加起来全球核能发电的死亡风险是「一个人每万亿千瓦小时,造成1人死亡」;至于燃煤电厂、燃油发动机造成的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病变则是「每万亿千瓦小时的死亡人数约为10万人,每年造成54,000人死亡。」
很多人只在乎核电的辐射伤害风险,但别忘了核电也是低碳能源,并且是低碳能源中,唯一能够做为工业化国家电力基础需求的能源(基载电力),因此法国在石油危机时,积极将国内电力全核电化,达到80%,自此法国没有煤碳的需求,在发电量完成低碳环保目标。虽然太阳能因为半导体制程的进步,成本迅速下降,但是受到时间与天候的影响,使得太阳能存在巨大的应用限制,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美国对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确实有所进展,但是美国的低碳能源比例中,近三分之二仍然是仰赖核能,而德国虽然在太阳能与风能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别忘了自2011年以来,德国的煤炭和天然气耗用量也同步在攀升。
刚才强调两起核电事故的人员伤亡比例极微,并不是要大家忽视核能的风险,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度扩大。事实上,现今的核能虽然相对安全也低风险,但是核能还可以表现的更安全、更便宜,也能产生更少的放射性废料。现今已有许多正在开发中的新式核反应堆,可以降低熔毁的风险,并且能更有效率地转换核燃料,使其残留量更低更少,也就是所谓的「第4代核能反应炉」某一些第4代核反应堆的设计还是美国很早就开创的。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在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就已经建造了「熔盐式反应炉」;这种反应炉使用的是液态状核燃料而不是实心棒,这是从本质上使核电更安全、更有效的特征之一。然而美国却并没有进一步开发,反而是中国大陆的中国科学院,却正在利用橡树岭的经验与教训,试图建立自己的熔盐反应炉,他们预计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完成商用化。
在1960年代,美国曾设计飞机使用的核反应堆ARE,体积小到可以装在飞机上,这是一种简易式的熔盐反应炉,不过没有继续研发。(图/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核动力带给美国舰队跨世代的影响
另一个核能的疑虑就是核武扩散,但是肯尼认为核能做为开发中国家所需要的民生技术,即使美国不提供,这些国家也会转向俄罗斯或中国大陆来购买核能技术,他们提供的核能技术是否造成核武扩散,就不是美国能掌握的,相对的,而美国的工业信誉仍然比俄罗斯或中国大陆来得好,假如美国愿意提供,等于是占有足够的核能工业领域,那么核武扩散的问题就是由美国来把关了。
总之,所有这些都表明,反核仅出现在已有核电的部分已开发国家,核能是未来数十年在开发中国家正在萌发的能源产业。肯尼认为,美国最大的利益就是赶紧加入这场核电开发竞争。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澳大利亚总理:推翻核电禁令,不惜
2018-10-26
- 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启动中亚
2018-10-25
-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海外订单
2018-09-16
- 日本12个核电机组换气管发现腐
2018-06-20
- 【数据】美国能源就业数据大全
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