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枪定乾坤 决出“焊武帝”——中国能建2016年焊接技能大赛侧纪
三月的株洲,美丽如画。在刚刚成功举办过第五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焊接比赛的云龙新区智谷焊接培训中心大楼里,迎来了中国能建2016年焊接技能大赛。来自中国能建22个企业的焊接精英云集一处,他们摩拳擦掌将在这里一展身手,决出中国能建2016年的“焊武帝”。
本次焊接技能大赛是为遴选参加第四届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比赛的选拔赛,由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湖南火电承办。比赛参考国际焊接标准和“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技术要求进行,只设实际操作项目,分初赛和决赛。
各持其长,初赛稳选项
3月16日上午,中国能建2016年焊接技能大赛拉开了序幕。简朴而隆重的开幕式过后,进入了初赛比试。初赛项目有手工焊接电弧焊、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氧-乙炔气焊、成品件焊接。赛前,22名参赛选手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比赛。
初赛是进入决赛的一道门槛,而选择初赛五项中的任何一项,就像是高考生填写自愿,既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又要权衡他人特长,还要分析报填项目的“冷门”。果真在成品焊、氧-乙炔气焊两个单项中,每项只有一人报填,赛后这两人直接晋入决赛。钨极氩弧焊、手工焊接电弧焊成了“热门”科目,所报人数分别为9人、7人,竞争甚是激烈。根据大赛规则,每个单项成绩前一、二名进入决赛。
入场检验、身份核对、赛前交底、试件领取、试件组对,现场一切是那么有序却又让人窒息地感受到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
“请参赛选手出列站位听号发令。各就各位,预备,开始”。9点30分,随着裁判长手中的发令枪响,初赛实操比试正式开始。入位、开机、持焊枪、戴面罩、引电弧,22位选手的行动几乎一致,干脆利落。一场高手之间的较量这样在电弧光中角逐、在火花之中碰撞。瞬间,偌大的焊接实操大厅升起了缕缕青烟,焊接引弧声,电流吱吱声,空气中充斥弥漫着刺鼻的铁屑药皮味。二楼观摩走廊上,站满了人群。与其是观摩,更多地是领队、教练倾注了对自己选手的一种期盼,他们强忍刺鼻的烟异味,久久地盯着选手们一举一行、一点一焊。
监控画面上,选手们或蹲或立、或俯或侧,他们娴熟地运用自己擅长的焊接方法将一块块试件焊接成形,画出一道道光滑圆润的焊弧。这些大国的工匠,身经百战焊接过成千上万个焊口,曾焊接出一座座金奖、银奖工程,今在此执戟舞枪一决高下。
由于初赛五个项目作业内容不同,其规定的时长也不一样。最短的是氧-乙炔气焊为90分钟,最长的成品件焊接210分钟。中午12点半之前,22位选手皆顺利地完成了比赛,交上了自己的作品。
严检试件,初绩解码
时间的指针在嘀达声中指向了中午1点。来不及午休的6名外观评委裁判匆匆到达了密件存放室。在经过一阵会唔后,他们分成了B、C、D组开始了对初赛试件的外观检测评定。本次大赛的评定裁判是由多名国际焊接工程师、国际焊接技师等组成。他们手戴细纱白手套,举着放大镜和量具看焊缝、测平整度、察咬边情况,具有考古学家的细腻,谨慎鉴定,生怕误判一丝一毫。
外观评定检测过后,试件由裁判长跟踪押送到湖南科信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无损检测。该检测公司是湖南火电全资子公司,曾被指定为第五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件检测的唯一单位。如果说外观检测是“外科”,那么无损检测则是“内科”,试件通过金相透视做B超,全能洞悉焊缝的内部组织情况。
下午4点,全国总工会十六届执委会委员、山西省总工会常委、兼职副主席贾向东从赛场亲临无损检测室指导工作。
3月17日7点30分,株洲阴雨的早晨还不太明亮。但选手们却早已按奈不住心中的激动,在智谷焊接培中心二楼会议室等候多时。半个小时后,初赛的成绩即将在这里揭晓。
“钨极氩弧焊暗码10贺建光,4号宋健;手工焊接电弧焊暗码1号汪鹏飞……”随着工作人员的现场解码一一对应成绩,选们手的心都提到了嗓子,期盼、激动、紧张!一个个睁大眼睛盯着投影上的成绩看。
初赛成绩揭晓,进入决赛的十位名单尘埃落定。会议室顿时出现了几家欢喜几家忧表情!入选者,兴致勃勃地着手去准备后续的比赛;落选者,虽有不欢,却仍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四项全能,决赛大比拼
决赛项目是“四项全能”,要求选手在210分钟内用四种焊接方法完成规定的项目,每种焊接方法只考一个焊接位置,即手工电弧焊立焊板对接、钨极氩弧焊小管对接接头、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接大管斜焊、氧-乙炔气焊板角接横焊。
210分钟,3个半小时。没有过硬的素质,一般人仅体力上就难能坚持下去,更别说揽这些“瓷器活”。然而这些历经千锤百炼“能建儿”在他们看来这都不是事!哪一个项目工程,他们没有加班加点过?哪一次突击任务,他们没有熬过夜干过通宵?对他们来说三、五几个小时不下“火线”都是常事。
17日下午2点,决赛的终极PK如约而至。
开赛,就位,起焊。发令枪过后,赛场内又一阵繁忙,顿时大厅里弧光闪烁,各种施焊的嘈杂声交汇传出。
完成了手工电弧焊、氩弧焊,迅速换上了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枪,接着又用上氧-乙炔气焊枪。四种方法,十个人,十种动作,一招一式,沉稳干练。
“大赛之间的较量,比的是技术但也是心态,心态稳才能发挥好”。现场的一位裁判向我们言道。的确,心态也是检验选手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行稳才能致远。
4点,4点半,5点,决赛的选手陆续出来。最后一个选手在距离规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也将试件交回密件存放室。至此决赛项目提前完成了,也足以见证选手们对四项全能技术的把控和自信。
18日上午8点30分,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随着工作人员解码成绩公布,湖南火电杨文武以总分343分稳居榜首,摘得中国能建2016年的“焊武帝”桂冠,该同志四个单项都是最高分,所用时间最短仅为120分钟。东电一公司周帅、山西电建贺建光荣获亚军,山西电建二公司张磊、浙江火电虞杨勇、黑龙江火电三公司李晓鹏荣获季军。
比赛结束后,集团公司在现场进行了表彰,授予杨文武、周帅、贺建光“中国能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同时遴选出12名优秀人员集中在湖南火电焊培中心进行训练备战6月份的 “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
结束语:暄嚣过后,回归平静。比赛不是目的,是为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以赛促学,共推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除了要传承和发扬传统焊接工艺,还要与时俱进,善于创新,寻求突破,争做知识型、复合型、全面型的人才。本次赛,切磋了技艺,发现了新人,但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如在初赛过程中,一些选手的实干技术力能力都较强,但应知应会文理知识有欠缺,对技术文件的理解、掌握不够,出现扣分现象。在四项全能决赛上,有些选手局限于在某些单一的焊接方法上,技术不甚全面,单项成绩出现零分的情况。选手们在智能机器人焊接编程技术上尚属短板。
“这次没参加比赛,来到实操项目现场,手就痒痒的。”一位曾参加过“嘉克杯”比赛的员工向我们略带遗憾地诉说着。我想,这并不仅是手痒难按的一种遗憾,更多地体现了中国能建工人对岗位工作的执着与热爱。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自信者强,自强者胜。承载着铸造中国能建这艏航母焊接之重的工匠们,通过比赛知其不足,更应当思奋进,在世界能源领域上,同心同向,创新创效,用精品引领未来。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干货!一图读懂中国能建2019年工
2019-01-24
- 中国能建集团(股份)召开2019年工
2019-01-22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企业文化
2018-11-17
- [2017年]全国电力设计院20强 ,
2018-10-18
- 辉煌40年 | 电力规划40年回顾
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