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石门发电公司配煤掺烧细中“淘金”
2007-08-13 09:03:04 来源:大唐集团
A-
A+
电力18讯: “4~7月份,各月由于煤质原因造成的助燃油消耗分别为0.53、0.54、0.14和0.01吨,影响负荷分别为27.96、11.94、0和1万千瓦时,同时这4个月消耗南方煤约16万余吨”,这组数据来自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发布的一则奖励通报。而2006年,石门发电公司曾出现过一个月两台机组因煤质原因引起负荷损失高达510万千瓦时的记录。巨大的反差,足以看到公司配煤掺烧所取得的成效,公司燃运部也因此受到厂部重奖。
煤场管理:按位置图各取所需
一直以来,石门发电公司燃煤工作素有“吃百家饭”的说法,这种说法源于公司燃煤供货单位多,煤种比较复杂,煤质有优有劣,热值有高有低。要做好配煤掺烧工作,难度显而易见。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燃运部首先把目光锁定煤场,提出了“盯住煤源、管住煤场”的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2007年上半年,燃运部利用春节过后库存量下跌的间隙,重新对一、二期煤场进行全面规划,推出了“煤场煤种堆放位置图”。
在位置图中,按河南大矿煤种区、潞安区、地方公司煤种区、高挥发份煤种区、低挥发份煤种区等等进行堆放规划。来煤一旦进入公司生产区铁路线,其来源地、煤量等基本情况就被迅速摸得清清楚楚,然后在配掺专工的指导下分区分层堆放。另外,除堆放的具体位置外,堆放的煤量、挥发份以及热值都在位置图上有所标识。根据来煤存放和取用耗煤情况,位置图日日更新,使运行班组在进行入炉煤配掺前,真正做到煤质心中有数,避免了不明煤种直接入炉引起机组非停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在具体的配掺过程中,配掺专工还根据各段时间的负荷情况进行调控,如高或低负荷时期重点消耗哪些煤种。各运行班长就按图索取,适时进行配掺比例的调整。一纸位置图,为保证科学合理经济效益优先原则的最佳配煤掺烧比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标准管理:以精细化确保运转有序
一件事情要做好,就得先定一个标准,且这个标准越细越清晰,就越有指导性。配煤掺烧工作同样如此。
在石门发电公司,配煤掺烧有一个指导性的总标准:掺配的煤质要保证机组不投油、不影响负荷,高硫煤不引起炉膛结大焦,低挥发份煤不引起炉膛灭火,高挥发份煤不引起烧粉管。
以这个标准进一步细化到管理方面,公司明确提出要求,每班入炉煤煤质指标严格控制在10%<挥发份≤20%;硫份<1.5;入炉煤热值上线封顶(最高不能高于21兆焦/千克),下不封底;配煤掺烧合格率力争达到100%,等等。标准的细化,使配煤掺烧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尺度。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燃运部在提高配煤掺烧工作质量方面所做的一些创新性和细节性的努力。在燃运部,每天每个运行班组都要将上煤煤种及其配掺比例、采用的运行方式情况通过OA在下班之前发送到部门配煤专工处,由配煤专工定期将每个班当班的机组负荷情况、各班采用了这种方式后的效果、指标情况进行汇总总结,然后反馈回各运行班组。这样一来,各班在配掺方面好的经验做法迅速得到推广,不足和缺失也在总结分析中得到了认同,真正达到了取长补短、互相提高的效果。
在作业标准方面,燃运部对下半年配煤掺烧管理办法作了进一步修订,当机组负荷分别在180-200兆瓦、280-300兆瓦和200-280兆瓦时,对不同负荷范围内的煤种掺配比例和掺配运行方式进行了明确要求,形成了一套清晰的标准化作业指南。同时要求,每次上煤前燃运运行班组至少要提前2-3小时掌握负荷变化情况,并根据负荷调整情况分时段、分仓位进行配掺,确保机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既提高了配煤掺烧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也为跟踪考核提供了具体的依据,为实现配煤掺烧的运转有序奠定了基础。自4月份以来,每个月都至少有一个班组配掺合格率达到100%,平均合格率也达到了90%以上。
人员管理:合作和赛马机制并存
做好配煤掺烧全过程控制,人员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石门发电公司燃运部将重点锁定在铁路、燃检与运行三大专业的配合协作上,同时又引入竞争机制,分值进行配煤掺烧合格率竞赛。
对铁路调车作业来说,配合搞好配煤掺烧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煤种频繁作业,工作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酷暑和寒冬时节,调车作业都在毫无遮拦的户外完成,铁路作业人员难免有些微词。为配合配掺工作,燃运检修人员的一些检修工作变成了由“运行来指挥”,即待到运行设备停下来方可进行,这样一来自是免不了不该加班的工作要等到加班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燃运部一盘棋运作,在部门内部加大配掺工作的宣传力度,将“度电必争”、“吨煤必配”、“克油必省<
煤场管理:按位置图各取所需
一直以来,石门发电公司燃煤工作素有“吃百家饭”的说法,这种说法源于公司燃煤供货单位多,煤种比较复杂,煤质有优有劣,热值有高有低。要做好配煤掺烧工作,难度显而易见。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燃运部首先把目光锁定煤场,提出了“盯住煤源、管住煤场”的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2007年上半年,燃运部利用春节过后库存量下跌的间隙,重新对一、二期煤场进行全面规划,推出了“煤场煤种堆放位置图”。
在位置图中,按河南大矿煤种区、潞安区、地方公司煤种区、高挥发份煤种区、低挥发份煤种区等等进行堆放规划。来煤一旦进入公司生产区铁路线,其来源地、煤量等基本情况就被迅速摸得清清楚楚,然后在配掺专工的指导下分区分层堆放。另外,除堆放的具体位置外,堆放的煤量、挥发份以及热值都在位置图上有所标识。根据来煤存放和取用耗煤情况,位置图日日更新,使运行班组在进行入炉煤配掺前,真正做到煤质心中有数,避免了不明煤种直接入炉引起机组非停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在具体的配掺过程中,配掺专工还根据各段时间的负荷情况进行调控,如高或低负荷时期重点消耗哪些煤种。各运行班长就按图索取,适时进行配掺比例的调整。一纸位置图,为保证科学合理经济效益优先原则的最佳配煤掺烧比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标准管理:以精细化确保运转有序
一件事情要做好,就得先定一个标准,且这个标准越细越清晰,就越有指导性。配煤掺烧工作同样如此。
在石门发电公司,配煤掺烧有一个指导性的总标准:掺配的煤质要保证机组不投油、不影响负荷,高硫煤不引起炉膛结大焦,低挥发份煤不引起炉膛灭火,高挥发份煤不引起烧粉管。
以这个标准进一步细化到管理方面,公司明确提出要求,每班入炉煤煤质指标严格控制在10%<挥发份≤20%;硫份<1.5;入炉煤热值上线封顶(最高不能高于21兆焦/千克),下不封底;配煤掺烧合格率力争达到100%,等等。标准的细化,使配煤掺烧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尺度。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燃运部在提高配煤掺烧工作质量方面所做的一些创新性和细节性的努力。在燃运部,每天每个运行班组都要将上煤煤种及其配掺比例、采用的运行方式情况通过OA在下班之前发送到部门配煤专工处,由配煤专工定期将每个班当班的机组负荷情况、各班采用了这种方式后的效果、指标情况进行汇总总结,然后反馈回各运行班组。这样一来,各班在配掺方面好的经验做法迅速得到推广,不足和缺失也在总结分析中得到了认同,真正达到了取长补短、互相提高的效果。
在作业标准方面,燃运部对下半年配煤掺烧管理办法作了进一步修订,当机组负荷分别在180-200兆瓦、280-300兆瓦和200-280兆瓦时,对不同负荷范围内的煤种掺配比例和掺配运行方式进行了明确要求,形成了一套清晰的标准化作业指南。同时要求,每次上煤前燃运运行班组至少要提前2-3小时掌握负荷变化情况,并根据负荷调整情况分时段、分仓位进行配掺,确保机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既提高了配煤掺烧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也为跟踪考核提供了具体的依据,为实现配煤掺烧的运转有序奠定了基础。自4月份以来,每个月都至少有一个班组配掺合格率达到100%,平均合格率也达到了90%以上。
人员管理:合作和赛马机制并存
做好配煤掺烧全过程控制,人员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石门发电公司燃运部将重点锁定在铁路、燃检与运行三大专业的配合协作上,同时又引入竞争机制,分值进行配煤掺烧合格率竞赛。
对铁路调车作业来说,配合搞好配煤掺烧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煤种频繁作业,工作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酷暑和寒冬时节,调车作业都在毫无遮拦的户外完成,铁路作业人员难免有些微词。为配合配掺工作,燃运检修人员的一些检修工作变成了由“运行来指挥”,即待到运行设备停下来方可进行,这样一来自是免不了不该加班的工作要等到加班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燃运部一盘棋运作,在部门内部加大配掺工作的宣传力度,将“度电必争”、“吨煤必配”、“克油必省<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分
2018-12-13
- 2017年10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2017年600MW等级燃煤机组运行
2018-06-20
- 九江发电厂职工以实际行动认
2018-01-06
- 韩城二发:“双线”推进做实“
2017-04-07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