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街子电站机组增容改造完成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曾伟 报道 7月21日,铜站4台机组增容改造结束正好两个月。经过60天的安全发电和稳定运行,再次证明了龚电总厂对机组的改造能力和技术水平。
铜街子水电站投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过20余年的运行,逐步暴露出转轮体操作架裂纹、过流部件磨蚀严重、定子铁芯端部阶梯齿及压指严重发热等问题。上述问题无法借助常规检修予以根本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电站的安全性能和经济指标逐年下降并严重偏离设计值。
此外,限于当时的设计理念和制造水平,铜街子电站设计引用流量偏低,一直存在着汛期大量弃水的问题,造成水能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电站平枯期最大引用流量远小于上游有调节能力的瀑布沟水电站最大发电下泄流量,成为了制约流域库群联合经济调度的瓶颈。鉴于以上因素,龚电总厂积极向公司申请实施铜街子电站机组改造增容项目。
该项目于2009年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2010年3月首台机组通过乐山市经济委员会备案,2012年5月完成首台机组改造增容,2016年完成全部4台机组改造增容。铜站机组改造增容后单机铭牌出力从150MW增容到175MW,增容比例达到16.67%,单机增容比例在国内大中型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中名列第二。铜街子电站4台机组增容改造后,装机容量增加100MW,铜站总装机容量达到700MW。每年可增加发电量4.32亿kWh,增加利润5564万元。
改造增容过程中,龚电总厂技术人员不断技术创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铜街子电站机组改造增容后采用发电机中性点安装接地变(二次侧加装小电抗)技术,成功解决了发电机机端电压不平衡问题,属于国内首创。自主研发成功新型单活塞三腔气动复位式制动器并投入使用,解决了传统制动器由于上下腔窜气使制动器无法复位导致开机失败的问题。与此同时,龚电总厂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管理方式,针对检修公司承担的改造项目,实行关键点见证制度,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同时实行检修协调机制,每天召开检修协调会,及时跟踪检修改造进度,协调相关事务,保障改造工作顺利实施。总厂克服了改造增容技术难度高、历时时间长、参与单位多协调难度大等多重困难,圆满完成了铜街子电站4台机组改造增容工作,逐步形成了以关键点见证、检修协调会、检修质量追溯、三级验收等为基础的检修管理体系。
龚电总厂还利用铜街子电站改造增容全部完成的契机,对厂房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后的厂房焕然一新,大幅提高了铜站厂房整体形象,在充分体现老厂底蕴的同时,彰显了现代气息。
刘卓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