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线的白衣战队——华北公司滦河电厂卫生所抗疫工作纪实
庚子鼠年春节,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万家团圆的祥和与安宁,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有效防控疫情的扩散与漫延,确保企业的发电供热安全、确保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华北公司滦河电厂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闻令而动、众志成城,迅速打响了一场全员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没有硝烟、不见敌人、没有战线的无形战“疫”中,由该厂卫生所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白衣战队,义无反顾地投入了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医者的仁心与责任筑起了一道阻隔疫情的防火墙,护卫着全厂职工及家属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家有难 召必回
该厂卫生所共有7名医护人员其中共产党员就有5人,日常负责厂内职工及家属常见病的诊疗和保健工作。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假期,所里除每日安排的值班人员外,其他人都休假在家。1月25日大年初一清晨,正在围场老家还未来得及与父母吃上三餐饭的卫生所所长李成龙便接到通知,告知因疫情形势紧急,需要他马上返回厂内开展防控工作。父母年迈,一年到头就盼着春节能够阖家团聚以享天伦,但疫情不容懈怠,老人家深明大义更支持儿子的工作,千叮咛、万嘱咐地要他做好个人防护后,目送他们一家三口走出了自己的视线。
火速回厂后,李成龙未进家门便直接来到卫生所,他打开电脑登陆卫健委的官方网站,搜索相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官方消息和防控诊疗方案并整理成文档,在厂主页发布预警通告,提醒广大职工引起重视并进行正确防控。考虑到疫情防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他随即向卫生所其他医护人员发出结束休假立即返岗的召回号令。由于正值新春佳节,大家或在自己家中举家团圆,或在父母亲朋处共叙亲情,但在接到召回命令后,他们未敢耽搁,一方面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安排好家中事宜,一方面着手准备返回岗位。1月27日大年初三,张丽梅、佟秀敏、赵晓颖、张艳军、吴秀英等5名医护人员,提前结束休假先后返回岗位。
新型病毒,各种未知,即使是普通人都明白这其中的厉害,专业出身的医生、护士则更加懂得这其中的风险。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因为他们心中明白,企业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职工就是他们亲如手足的兄弟,作为医护工作者,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企业需要他们,职工和家属需要他们,当家园有难,他们别无选择。春节假期本该是暖融融的家庭团聚,但他们只能在亲人的思念和默默祝福下,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加入 战“疫”逆行者的行列。
备物资 保战“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肆虐横行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口罩、消毒液、防护服、医用手套等医用物资高度紧缺,而这些又是疫情防控的必备物资。李成龙按照疫情防控的轻重缓急首先制定了有序的工作计划,第一项便是集中力量对卫生所现有的医用物资、常备药品等进行分类清点,登记造册。由于厂内卫生所规模小、人手有限,平时只承担企业内部职工和家属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因此医用物资和药品储备量较小。疫情突发,为降低在岗职工的感染风险,需要对全厂两座办公楼、两个运行集控室、七个检修分场、60多个班组、职工食堂、宾馆、单身公寓、实强公司等处,每日进行多次全面消杀,消毒液和消毒器具缺口巨大;全厂近千名职工的口罩需求、医护人员使用的防护服、医用护目镜、医用酒精、红外线测温枪和常用药品的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疫情防控的需求。李成龙立即向厂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了这一情况,请求发动各方力量多渠道采购急需的医用物资,同时向医药公司提出购买计划,以补充库存。
疫情日趋严重,消杀物品严重脱销,原采购计划迟迟不能到位,眼见医用物资库存日渐消耗,大家都心急如焚,只能向附近的承钢医院、双滦区医院求助,同时通过卫健委及疾控中心等渠道筹措应急防疫物资。几经周折,终于盼到由政府调配的一批消杀物资抵达双滦。在接到提货电话时正逢天降暴雪,为了第一时间提回急需的消杀物资,李成龙、张艳军、张丽梅三名同志,立即冒雪驱车赶往位于三岔口方向的医药公司。而此时,医药公司的院子里已经停满了各单位前来提货的车辆,他们只好把车停在距离医药公司50米远的路边,然后步行到现场,在暴雪中排队购买了8桶总重量达400斤的消毒液。由于车辆不能进院,他们只好把50斤重的药桶扛在肩上,在没过脚踝的大雪中艰难跋涉多次往返运送药桶,一车装不下,他们便留下一人原地看护物资,另外两人开车分两批将这些宝贵的医用物资运回了卫生所。
看到千辛万苦才到货的消毒液,刚刚舒展开眉头的李成龙又犯了难。由于厂内消毒场所多且所处地分散,消毒液没有足够的器具进行分装,就在他为此事一筹莫展时,得知发电部化学专业有空置的氨桶经清洗后可以用于盛装消毒液。李成龙如获至宝,带领赵晓颖、张艳军、佟秀敏、吴秀英、张丽梅、黄凤梅6名医护人员,以及赵霞、张金刚两名工作人员对150只空置氨桶进行刷洗。尽管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和护目镜,但一打开桶盖,刺鼻的氨水气味还是直冲鼻腔、咽喉和双眼,让人咳嗽、流泪不止。但为了保证盛装器具的卫生、安全和消毒效果,几名医护人员忍着呛人的气息,对氨桶进行反复浸泡、冲洗、擦拭、晾干并逐个贴上标签,耗时两天才将所有氨桶刷洗干净。这些整齐排列在消毒间洁白的氨桶,将承载着抗击病毒的消毒液,为护卫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与白衣战士们一起,出征“疫”线。
守“疫”线 战必胜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处于疫情传播与春节的重合期,加之病毒潜伏期长,增加了感染人群与未感染人群的接触机会,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波及范围的工作难度较大。针对这一现状,李成龙合理调度有限的人力资源,分成防控消杀和医疗保障两个小组,制定了防控并举的工作措施,一面加强环境消杀和人员防护,防病毒于未然,一面做好密切接触和疑似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工作,双管齐下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疫情防控屏障。
防控并战胜疫情是一场全员参与的人民战争,只有让每一个人都自愿自觉地投入战“疫”才能取得最终的全面胜利。卫生所的医护人员在对自身进行学习和培训的前提下,准备好培训资料对全厂各部门进行防控知识和消杀方法的培训。由于春节,保洁人员放假,身为党员的李成龙便主动承担起综合楼、电梯间等公众场所的消杀任务,他身背装满消毒液的喷洒器进行消杀作业,为节日期间的办公人员创造了安全的工作空间。佟秀敏、吴秀英两位女共产党员主动请缨,李成龙带着她们深入一个个班组和部门,一遍遍讲解防控知识,一次次现场演示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物品的消杀操作要领、消毒液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消杀安全有效。垃圾桶和垃圾清运车的消毒是重点更是难点,卫生所每天分别配制作用浓度为1000和2000毫克每升的消毒液,作为垃圾桶和垃圾清运车的外部消毒使用,并认真指导保洁人员熟悉消毒操作,消灭病毒侵袭的死角。
疫情发生后,厂区北门成为进入生产区域的唯一通道,守住这道门就等于堵住了病毒入侵的关口。每天早上和中午的上班时间,白衣战士们都会准时到岗,对每一个进入厂区的人员进行体温监测。无论是瑟瑟寒风还是雨雪交加,他们都坚如磐石般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脚冻麻了就在地上跺一跺,手冻僵了就握在一起搓一搓,口罩上方的哈气在眉毛上凝成一层白霜,更加映衬出他们防控疫情坚定的目光。
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卫生所还承担着职工及家属日常的医疗服务,以及处理一些轻微外伤,这些琐碎的工作虽然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工作负担,但却方便了职工和家属们的就医需求,减少因小病外出就医所带来的感染风险。2月4日,按照承德市卫健委的统一要求,卫生所暂停日常的医疗服务,仅保留预检门诊及留观室,对可疑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上报工作。他们每天与当地疾控中心联系,及时准确地获取当地疫情动态变化,确诊或疑似人员的信息和行程轨迹等,并于当日17:00点前汇报给厂防控指挥部,为下一步部署防控工作提供准确依据。对于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隔离室留观,并及时上报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当地疾控中心等候处理意见,以为生命负责的态度履行着一名基层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防控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随着外地返承复工人员的增多,防控工作进入另一个关键期,护卫生命安全,这支由党员挑大梁的白衣战队、“红色”战队,任务依然艰巨,他们坚守“疫”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与人间大爱,以战“疫”必胜的信心,筑起了守卫职工生命安全的新的长城。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