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公司强化煤市研判控价保供见成效
2016年,煤炭市场形势异常严峻,煤价涨幅速度空前。国电蚌埠发电公司成立“控价保供”专项工作小组,建立煤炭市场研判制度,紧盯煤价走势,准确把握采购节奏,制定多项控价保供措施,实现“三同”类型企业共8家电厂中最低,排名第一。
科学调控燃煤采购节奏。2016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煤炭去产能政策措施,煤价持续飙升。阳光采购平台价格反映煤炭实时价格相对滞后,造成安徽省内大矿不愿响应中标煤价,市场供应商合同兑现率普遍降低。该公司超前谋划,提前招标,推行高频率招标采购模式,实时跟踪煤价,规避市场煤量、质、价与供应时间不匹配的不利因素;建立煤炭市场研判制度,实时跟踪收集环渤海湾BSPI指数、CCTD现货价格、省内大矿出矿价、市场煤价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高限价价格。在招标过程中,将在煤价低迷时的不限价策略调整为实行最高限价,以遏制过高煤价,抢购大矿煤炭。5月份,在煤价上涨前期,提前锁定11万吨火车煤,煤价较8月份低35元/吨,8月份又一次超前采购煤炭10万吨,煤价较10月份低127元/吨,共计节约成本1655万元,对压降入厂标煤单价起到积极作用。
灵活安排最优运输结构。蚌埠公司既不沿江也不属于坑口电厂,其运输优势较弱。该公司积极寻找破解燃煤运输成本高的难题,积极利用淮河水路小吨位船舶运输优势,但是水运煤运输间长,且受季节影响较大,其保供风险防控能力较铁路煤差。该公司以“到厂综合价”最低为原则,合理配比铁路、水路来煤结构,提出迎峰度夏与迎峰度冬期间铁路来煤为主,其它季节水路来煤为主的“两条腿”走路的运输管理思路,提高了燃料保供风险防控能力。全年共采购水运煤占入厂煤总量的71%,节约物流成本约3200万元,确保运输成本最低。
合理调整煤场库存煤量。该公司利用安徽公司日利润系统的数字化煤场反映的各煤场存煤量质价信息,科学分析库存结构,合理安排采购工作。按照集团公司提库存目标要求,开拓多渠道供应模式,一方面派员驻矿催发催运,提高合同兑现率;另一方面继续维持稳定的市场户供应网,用缩短结算、付款流程时间,提高供应商资金周转速率的优势锁定煤源。6月份,在梅雨季节来临前,大量采购低价煤炭,提高煤炭库存最高至26万吨,确保机组夏汛期间安全生产;12月底,煤场库存提高至22万吨左右,为元旦、春节期间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陈海宁 李娟)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