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双碳”目标下,终端用能电气化潜力巨大阻力不小

  2021-12-01 09:42:2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我国电气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提升趋势,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985年的23%升至2020年的46%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985年的7%升至2020年的27%左右。”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苟峰近日在“第一届中国电气化发展高端论坛”上表示。


据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16年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在居民采暖、工农业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推进电能替代工作。苟峰介绍,我国“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替代电量8241亿千瓦时,替代电量已成为新增用电量的主体。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气化虽然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不小阻力。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业介绍,去年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88%,“电力行业碳排放主要通过清洁替代来解决,其他终端用能领域碳排放降低必须通过电能替代完成。”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势必大幅提升,王继业认为,预计206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从7.5万亿千瓦时提升至约16万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从2020年的27%左右提高至80%以上。


从碳排放的“贡献度”看,工业、建筑、交通以及居民用能等终端用能领域的碳减排潜力巨大。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占比约为70%,工业热能占总能源消耗的近1/5;2018年全国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能源碳排放的比重为51.3%。


王继业表示,工业、交通、建筑等终端用能领域,排除无法脱碳的部分,深度脱碳空间为20.87亿吨标煤,替代空间巨大。在交通领域,中国电源学会电气化交通专委会主任李永东表示,电驱动将取代燃油驱动,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电力推进舰船、多电或全电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应用规模和影响会越来越大。


电气化前景虽然广阔,但仍要克服不少困难,期间与会专家均提到了经济性问题。王继业指出,在初投资建设阶段,电能替代项目的经济性普遍较差,用户接受意愿低,因此现有电能替代政策以初投资阶段补贴为主。


“相对于传统电力行业,低碳电气化发展下的行业格局呈现显著的多元化、分布式以及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等特点。在此背景下,要做好能源经济大文章,必须立足于系统视角看综合供电成本。”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丽萍表示,“初步测算,我国2025年、2030年新能源场站成本将分别上升至0.48元/千瓦时、0.53元/千瓦时,其中系统成本将分别约2020年的2.3倍、3倍。”


“低碳电气化发展视角下,能源电力发展的‘三难选择’,即资源及供应的安全可持续性问题、环境影响问题、经济性问题三者之间,将凸显为电力行业的供应保障难题和经济性问题。”蒋丽萍坦言。


一位与会专家指出,在经济性方面,煤炭、天然气等燃料价格低,而用电成本高。尤其对于农村地区,消费者的用能习惯、相关技术支持的缺失,是农村煤改电的主要障碍。


该专家认为,应根据各领域特点设定电气化率的具体目标,并纳入未来五年规划。同时,制定行业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碳排放目标来推动建筑工业交通电气化。同时,考虑投资和运行成本,制定激励措施,以鼓励和促进电气技术的发展设计适宜的电价,如分时电价、容量电价等。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林卫斌指出,应协同推进“电—碳—绿证”交易市场建设,保障电源结构动态调整中的资源配置效率。“具体而言,需加快建设电力交易现货市场、跨省区电力市场、碳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发电容量补偿机制,妥善解决电价交叉补贴问题,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制度,深化输配电体制改革等措施推动低碳电气化发展。”


王继业建议,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稳妥有序实施电能替代,加强电能替代设备效率提升和减排效果以及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同时促进商业模式多样化发展,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完善相关政策机制,打造清洁低碳良好生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