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物联网技术助力综合能源服务落地

  2020-02-20 16:30:1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当作为数字化技术手段的能源物联网遭遇作为新业态的综合能源服务,二者将迸发出怎样的火花?有关专家认为,能源物联网支撑综合能源服务更好落地,并将“经历三个阶段,实现三种业务模式,创造三种价值”,但并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


能源物联网是信息技术的前沿力量,综合能源服务则是能源领域的新兴产业。如何加快推动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中融入能源物联网理念?有关专家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有市场参与主体应该以合作促共赢,实质性推进物联网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激发市场潜力,创造全新价值,努力推动实现能源领域深远变革。


物联网进入与工业相结合阶段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物联网逐步应用于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业内专家认为,在政策层面,物联网相关国家标准、《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在产业层面,物联网已经从侧重于自身技术探索的1.0发展阶段步入了2.0发展阶段,也就是物联网与工业相结合的阶段。


结合物联网共识体系架构,有业内专家认为将能源领域“物联网+”可以细化为六个层级:一是能源设备层,包含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和用能用电设备,例如新能源、配电系统、充电桩、储能、空调、照明等;二是传感层,包括各类传感器、量测装置、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等信息感知设备,例如电表、水表、气表、流量计、光感、烟感等,用于采集设备端数据;三是边缘层(边缘计算),主要设备是能源路由器,用于规约转换、数据清洗、故障研判等;四是传输层,实现数据传输和安全通信,随着5G时代的到来,海量传输成为可能;五是平台层,进行大数据汇集、整合与分析,并进行机器学习,产生新的知识;六是应用层,基于平台层输出,创新能源服务业务,包括能效监测、能源质量管理、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用能设备精准控制等。


助力综合能源服务落地


“能源物联网就是采用传感器、嵌入式芯片、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把能源生产、存储、配送、消费等能源基础设施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连接起来,并运行特定的程序,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处理、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的目标。”能源行业资深专家冯庆东告诉记者。


冯庆东认为,能源物联网的特征重点包括智能、安全、可靠、可信、可控;其目标就是物理互联、信息互通、语义互操作。能源物联网本身是数字化技术手段,能否在能源行业得到应用,取决于其业务模式商业价值的体现。


冯庆东进一步指出,能源物联网支撑综合能源服务将体现一定的商业价值。根据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律,能源物联网支撑综合能源服务将“经历三个阶段,实现三种业务模式,创造三种价值”,但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


冯庆东认为,第一阶段是实现能源基础设施互联。通过局部数字化,提升效率的业务模式创造价值。第二阶段是实现能量管理系统互通。通过区域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的业务模式创造价值。第三阶段是实现系统互操作、智能边缘平台及云平台互操作。通过本地及全系统商业行为深度分析和服务的业务模式创造价值。


应用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能源物联网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刚刚起步,或将面临技术融合挑战、商业模式缺乏、跨行业壁垒等诸多挑战,但有专家分析认为,综合能源服务通过“物联网+”在能源领域快速兴起,已成为目前能源系统终端承载“物联网+”的最佳业务,而物联网技术也必将驱动综合能源服务实现更高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只有覆盖到客户侧海量用能设备,才能实现数据采集和挖掘。但目前终端采集覆盖面远远不足,缺乏面向客户和设备的流量入口,亟需创新营销手段,实现客户的主动接入和网络效应。另外,目前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只能达到数据整合、运行监控等基本要求,还难以实现多能源优化互补、区域能源优化调度和设备远程精准控制等高级应用。因此,专家建议,当务之急是明确平台应用的思路和脉络,高效利用能源大数据,加快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将“知识”凝聚为“智慧”,才能实现更大经济社会效益。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