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河南博爱县寨豁乡小底村,一树一树的樱桃将整个山村点缀得美不胜收。一拨拨游客在樱桃园里游玩采摘,品尝着味美甘甜的樱桃。
樱桃园中,30岁出头的种植户吴亮正忙着采摘装箱,身上的T恤已被汗湿。“多亏电给力,今年收成又不错,俺正琢磨着再将园子扩大些。”回想这些年,吴亮对未来满怀憧憬。
浇水用电有保障,樱桃种植热情高
小底村位于太行山深处,海拔550米。以前村民种庄稼只能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那时候也有村民种樱桃为生,只是樱桃树太“矫情”,花前水、硬核水、采前水、采后水、封冻水……哪次水都关键。如果浇灌不到位,就会影响樱桃产量,还会影响幼苗的生长情况。当时基础设施跟不上,樱桃树零零星星,不过是小底村的一点点缀。
2011年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之后,小底村用电质量得到很大提升,村民种樱桃的热情也随之大增。原本种小麦玉米的自留地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樱桃园。2015年年底,小底村的樱桃园面积已达300余亩。不少村民都通过种樱桃摘了贫困帽。吴亮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随着小底村樱桃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村里的用电也开始吃紧,出现了低电压等问题。用吴亮的话讲,每次到樱桃的浇水期,手心都捏着一把汗,开始时怕水泵抽不上水,等水泵抽上水了,又怕突然断电。
2017年,博爱县供电公司改造升级小底村电网,奔着用电设备计划五十年不落伍的目标,在小底村增加了4个台区。改造后,小底村供电半径不超过500米,而且线路全绝缘化,变压器总容量增到1100千伏安,线号由过去的35平方调至120平方绝缘线,线杆全换作12米预应力杆。
吴亮很快尝到了电给力的甜头,用他的话讲:“过去浇一遍樱桃园,没8个小时下不来。现在好了,不到5个小时就能让园子里的樱桃树都喝好水。”吴亮家的樱桃园浇灌得当,管理精细,连年丰产,家里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吴亮按妻子的喜好翻修了房子,还买了私家车日子越过越滋润。
电足水畅,小底村的樱桃种植户铆足了劲儿奔小康。
供电服务升级,规模大了产业多了
用电不愁,更多的小底村村民加入种樱桃的队伍。2017年,小底村的樱桃园已形成一定规模,小底村樱桃个大汁多的美名远扬。到了收获季,樱桃园里的游客、采购商络绎不绝。除了樱桃种植采摘,还带动了村里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支持产业发展,博爱县供电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打实改进服务,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尤其近两年,该公司为樱桃园派“电保姆”上门服务,供电员工上门询问用电需求和意见,提前解决客户用电问题;在樱桃浇水期还开通用电绿色通道,并安排党员服务队在园区蹲点服务,保障客户用电无忧。
3月的一天,种植户吴小军浇地时,发现明明通着电,水泵却怎么都抽不上水。他又着急又发愁,正巧供电员工吴冬平、赵贵峰来到他家园里了解情况。吴冬平和赵贵峰迅速排查,原来是水泵长期未使用也未维护,叶轮卡死,这才导致抽不上水。供电员工帮吴小军排除了故障,看着水流进地里,吴小军这才放了心,他对吴冬平说:“今天得亏有你们,不然误了浇水,我今年的收成都难说了。”
今年年初,博爱县供电公司推出“所长牵手樱桃农”服务,供电所所长每周都会通过电话、微信、进园走访等形式,征询种植户对供电服务的意见与建议,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
今年4月,村民吴小红从樱桃旅游中嗅到了商机,把自家的房屋改造成了农家乐。寨豁供电所所长梁晓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带人“把脉”吴小红家的用电线路及设备。测算结果显示,现有的设备根本承载不了农家乐的大负荷。梁晓马上帮他更换了16安的漏电保护器,还把原来的细导线更换为16平方毫米的粗线径导线。因为农家乐里电器较多,仅空调就有5台,他又指导吴小红合理用电。
因供电服务做到了前头,樱桃采摘期,吴小红的农家乐接待了百余批游客,未发生故障停电,用电量也比预期少10%。
现在,小底村游客数量逐步攀升,靠樱桃种植采摘致富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樱桃园面积已达600余亩,已是远近闻名的樱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