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基层动态 > 正文

录巩乃斯供电营业厅员工一天的工作

  2018-03-14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达坂深处守光明

――记录巩乃斯营业厅员工一天的工作

中国电力新闻网 王磊 殷岚

  艾尔肯达坂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巩乃斯地区,以其山势险峻常年积雪而著称,是218国道进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镇的必经之地。

  初春的清晨,一抹朝阳洒向了银装素裹的艾尔肯达坂,还有那远处的雪山和茂密的林海,也照亮了坐落在巩乃斯镇西北半山腰上这个不起眼的供电营业厅。

  昨晚,一场暴风雪袭击了巩乃斯地区,封锁了艾尔肯达坂,积雪厚度超过了50厘米。雪,再次让这里变得更加寂静凄廖。

  高山林海,巩乃斯河,山脚下牧民低矮的小屋,还有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在阳光下迎来了新的一天。

  场景一:扫雪

  “嘎吱吱……哗啦啦…… ”

  随着铁尔巴图推雪和巴音孟开扫雪声在半山腰响起,赶早的牧民知道巩乃斯供电营业厅开门营业了。

  头戴防寒帽的铁尔巴图奋力推雪铲雪,抛向道路两旁近1米高的雪墙上,巴音孟开挥动大扫把清理遗漏残雪,一条通往营业厅的道路在他俩的身后延伸。

  “孟开,拿两把铁锨过来,我们把门前这块冰铲掉,一会买电的人过来不要滑倒了。”

  2013年6月,一条35千伏输变电工程翻山越岭把巩乃斯镇搂进了国家大电网的怀抱,从此结束了达坂深处没有大电的历史。就在那一天,国网和静县供电公司巴音布鲁克供电所巩乃斯营业厅应运而生开门为牧民服务。从那天开始,营业厅总有3名员工远离家人驻守在达坂深处,为当地牧民、林场员工、旅游观光的游人和过往的司乘人员守护光明。

  场景二:夫妻

  今年30岁的铁尔巴图个子不算高,脸庞黝黑有些发红,身体健壮,是供电营业厅负责人。营业厅成立5个年头来,他是第3任兵头将尾,和同事们担负着巩乃斯地区780余户牧民和林场员工的电力保障和供电服务。

  铁尔巴图走进办公室,拉开窗户卷帘,清新的阳光透过玻璃照了进来,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看着桌上的报表,他顺手从上衣口袋掏出手机打电话:“喂,张师傅,那个表箱加封加锁的计划已经给你发过去了,请查收一下。”

  这些年来,铁尔巴图的足迹踏遍了巩乃斯地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10千伏主干线和分支供电线路的走向,游牧民分布和居住用电情况,哪台公用变压器在什么位置,几号杆上,牧民家里畜牧养殖情况和冬窝子在什么地方,在他心里都十分清楚。

  这不,铁尔巴图拿着票据来到营业厅正在窗口坚守坐班的奥尼尔才次克交代工作。

  “把中石油这个公司的名称改一下,你看,它不是中国石油嘛,把它改成中石油,然后把它的缴费方式也改掉。”

  奥尼尔才次克在营业厅有着多种身份,综合业务员是她的工作,操心一日三餐也是她分内的事,她和铁尔巴图不仅是工作中的同事,更是生活中的夫妻,她还是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

  场景三:冷清

  每年冬季来临前,巩乃斯地区的牧民和牲畜几乎都转场下山去了,只有少数留守牧民和218国道来往稀少的车辆。三九严寒,最低气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沟壑间积雪深度有3米左右,极端恶劣天气时常袭击艾尔肯达坂和巩乃斯地区,大雪封山阻断交通是常事。

  临近中午时分,奥尼尔才次克来到厨房准备午餐。打开电冰箱除了萝卜土豆就是大白菜,天天吃这老三样,说实话真让这个“巧妇”发愁。如果这几天艾尔肯达坂不能解除交通管制,山下的车辆上不来,可能这老三样都没得吃了。

  巴音孟开去年参加工作,今年2月分配到营业厅做低压配电助力,小伙子一脸的帅气,好学踏实,有事总是抢着干。闲不下来的他,这不钻进工具材料库房打扫卫生,麻利地规整着材料和日常用的工器具。

  巩乃斯地区一年冬春季节可达8个月左右,几乎没有秋天。炎热的夏季早晚温差在10几度,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在这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巩乃斯营业厅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冬天这里多么冷,多么萧条冷清,只要还有一户牧民在山上就必须开门营业, 在过去的5个年头里没有打过一天烊。

  眼下正是阳春3月,晚上最低气温零下20多度,整个巩乃斯地区在皑皑白雪的包裹之中,荒凉寂寞也时常涌上奥尼尔才次克的心头,和静县城年幼的一双儿女,操劳一生有病在身还在照顾孙儿的双亲,是她们夫妻俩深深的牵挂。

  场景四:拉水

  停在营业厅门前的皮卡车轰隆隆地响着,铁尔巴图擦拭着老伙计。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拿着棉工作服的巴音孟开从门里走出来,顺手把棉衣甩给铁尔巴图,随后他俩把所料大罐装上皮卡车,向山下的巩乃斯河奔去。

  大罐里的水就要见底了,今天是每3天要下山拉一次水的日子,夏天还能在镇上的机井泵房去拉水,可冬天水管冻了,巴图和孟开只能开车到河边去取水。

  穿过冷清的巩乃斯镇,铁尔巴图向右一打方向盘,车离开218国道驶进了厚厚的积雪中,还没到河边车轱辘打滑空转了起来。

  出师不利,着急的巴音孟开跳下车推着车指挥向后倒。

  “方向往右打,一二,一二,加油。”

  车发出高声鸣叫,车轱辘子旋转打滑就是不动弹,像这样的抛锚事情在冬天拉水时有发生。没办法,孟开从附近牧民家借来铁锹铲雪,过往的牧民也跑来帮忙。

  “巴图,车轱辘子前后的雪铲的差不多了,咱们再试试。”

  在众人的帮助下,折腾了近半个小时后车终于脱离了险情。昨晚一场雪把拉水的便道都给掩埋了,为了安全起见,巴图和孟开只能长距离的到河边去来回提水。

  巴音孟开跳到河中的一块大石头上,拿着水瓢舀水,铁尔巴图一桶桶往车上的水罐里运,一桶、两桶、三桶……

  水终于拉回来了,铁尔巴图却发现皮卡车监控系统却打出了故障信息。

  “孟开,你看看那保险烧了没有?这个好的呢。”

  这两个修车门外汉打开引擎盖,在车前仔细查找着故障点。

  “现在再看一下故障灯亮了没有?还是不行,还是亮的了。”

  眼下巩乃斯地区的宾馆、商铺、饭店几乎都关门歇业了,夏天很红火的汽车修理部也都关门下山了。没有办法,他俩只好开车去林场碰碰运气,看能否找一位老师傅给看看。

  场景五:守候

  春天冰雪消融,好一幅北国风光;夏天草青云白,巩乃斯游人如织;秋天草黄马肥,牧歌悠长牛羊归;冬天狂风呼啸,雪域深处有人家。这首打油诗是对巩乃斯地区一年四季真实写照。

  作为女人的奥尼尔才次克,坚守在这里守护光明对她来说是一种煎熬,下山去工作和孩子老人们一同享受家的甜蜜成为了她的想往,但在她的心里,这里也是让她难以割舍和放弃的第二故乡。

  巩乃斯地区牧民居住较为分散,夏天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来营业厅买电的人也就20多个,现在冬天人越来越少了,都下山去了 ,有时候两三天连一个人都不过来买电是常事。

  你瞧,一位牧民带着孩子来到营业厅买电,今天她的守候终于有了回报。

  “你好请坐,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买电来了。”

  奥尼尔才次克接待着这些天来唯一前来买电的牧民。在她与牧民交谈的时候,只见刚修好车回来不久的丈夫和孟开背着工器具要出门去。

  “巴图,你们要出去?”

  “昨晚刮风下雪,我不放心阿先沟里的那条支线,过去看看。”

  “路滑,注意安全啊,早点回来。”

  “哦,放心吧。”

  “您买多少钱的电?”

  ”买两百块钱的。”

  “收您两百元……”

  场景六:巡线

  车在银色白雪包裹的盘山道上,开足马力上下颠簸缓慢爬行,巴图边开车边给孟开传授着阿先沟里这条线路的走向和牧民的用电情况。

  在巩乃斯2227平方公里3条狭长的山沟里,分布着1条10千伏主干线和4条分支线路,供电半径和供电服务超过了15公里。

  “你看,前面的那几基电杆是12米的,其它全是15米的。”

  他俩停车,踩着漫过膝盖的积雪,来到一处双杆下巡检,铁尔巴图指导着巴音孟开用望远镜搜索着电杆上的导线金具,向他传授着巡线技能和方法。

  “有放电的什么痕迹没有?”

  “没什么痕迹。”

  “这边是绝缘导线是吧,来把望远镜给我看看。”

  巴图开车继续在沟里缓慢行进着,孟开的眼睛始终盯着路边的电杆线路,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

  “这几基电杆拉线多是受力杆,你看那个70到74号杆都是。”

  车行驶到81号杆就无法前进了,线路伸向了树林深处,这附近又没有牧民的马匹,近4公里的线路巡检就要他俩的双腿来完成了。

  双脚踏进深深的雪里,每走一步嘎吱嘎吱的脚步声如影随行,艰难行进没多远,他俩的一声声喘气声洒落在了巡检路上。

  大雪覆盖了整个巩乃斯地区,高原云杉松树林和高山草原特征凸显在这山涧沟壑中,极端恶劣天气给故障抢修和线路巡检带来很多困难,甚至有时会对巡检员工生命造成威胁。

  气喘吁吁中铁尔巴图告诉巴音孟开,巩乃斯冬天的雪太厚了,很多地方车是没办法进去的,经常靠两条腿走,有时运气好,可以借到牧民的马匹骑着巡线,那个威风劲就别提了,巡线速度成倍上升。有时一个线路特巡或一户牧民家中故障检修,徒步艰难跋涉来回就要一天的时间。

  铁尔巴图给巴音孟开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个巡线故事。

  那是2015年冬天一场风交雪过后,阿先沟这条线路跳闸没电了,他和柳森一块特巡。阴天还下着毛毛雪,积雪很厚,他俩拉扯着往前爬行,走着走着柳森突然跌进一个近3米深的坑里去了,白雪几乎把他埋没了。刚好那天有绝缘杆,好一阵子折腾才把柳森从坑里拉出来,想想那个场景都有些后怕。

  叮铃铃,巴图的手机响了起来。“我在阿先沟里面巡线,啥时候没电呀?开关看了没有?好的吗?电表上有没有电?我们过一会过去。”

  场景七:检修

  皮卡车疾驰着向阿先沟深处奔去。

  牧民山巴图中午出门去冬窝子时家里还有电,不知什么原因回来就没电了。

  这时,天边的太阳开始西沉,附近洒落的牛羊在余晖下回家,铁尔巴图和山巴图一起来到表箱前查找故障点。

  据山巴图讲,他家这个冬窝子是离镇政府最远的,有15公里的距离,只要电路有啥问题他们都来修,哪怕是晚上打电话他们都来。

  检修很快有了进展,出线都有电,肯定是房子里面的事,他们又来到屋里查找故障点。

  灯不亮,电视也不能看。孟开检查屋里的线路插座,巴图在山巴图电筒的照亮下,把视线对准了开关,寻来查去,一处接线老化烧断了。

  “线断了,孟开快把尖嘴钳子拿给我。”

  问题很快解决了,电灯重新点亮了牧民的小屋,电视也开始唱了起来。

  在告别了山巴图的冬窝子,皮卡车迎着落日向着下一个牧民家中驶去了…… 

周小博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陆良供电大莫古供电所:情系万家灯火 用心点亮乡村
  • · 高邮供电员工到企业开展检查
  • · 沾益供电大坡所员工周末抢修保障供电
  • · 广州从化供电局鳌头供电所服务国家重点项目 创五星标杆供电所
  • · 贫困户刘文分的用电心愿
  • · 泗阳供电员工拾巨款寻失主获得锦旗感谢
  • · 福州供电带电修复线路隐患
  • · 联伍村的新年第一桩喜事
  • · 赣榆区供电公司员工走访客户征求意见
  • · 建水供电面甸所助力万亩洋葱基地大丰收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