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供电局帮扶黔西供电局城关供电所:摁下“帮扶”键 线损“瘦”出来
计量检查。
监测负荷。
计量检查。
本网讯 2014年11月5日,毕节供电局机关一支部和黔西供电局城关供电所党支部“牵手共促”支部联建工程正式签订帮扶协议,一场降损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支部联建工程是毕节供电局党委“牵手共促”党建品牌的三个系统工程之一,以“补齐短板、促进提升”为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毕节局机关党支部与县级供电企业党支部结对帮扶的方式解决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深挖症结 确定目标
城关供电所现供电户数6.3万户,辖区范围在县城杜鹃、水西、文峰、莲城四个街道办事处,2座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为主供电源,10千伏线路16条,总长116.1千米,公、专变571台。
2014年,城关供电所全年综合线损率高达14.99%。线损率如此之高,让前来联建的帮扶组震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高的线损?形势严峻,联建帮扶协议签订后,毕节供电局机关一支部立即牵头组织毕节供电局农电部、市场部与城关供电所对接,找原因,查短板:高损线路多集中在城郊,近年来城镇化建设较快,房屋、人口猛增,促使负荷大幅度增长、分布不均;专变计量装置接线错误、存有窃电可疑;针对大用户的计量装置选型、计量点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供电所大、中、小用户基础档案不完善,线、户、变系统资料不健全等。
既然找出了症结,联建目标随之而定:城关供电所2014年底线损从12.55%降至9.98%,2015年底线损稳定在9.98%之内。
团结一心 攻坚克难
为顺利完成预定目标,黔西供电局全局上下团结一心,全力投入到降损攻坚战中。根据联建帮扶小组提出的指导意见,该局理清工作思路,精心制定了城关供电所2015年专项降损工作措施和计划:选定10千伏水西一回、水西四回、水西五回(现已更名为水城二回、水城三回、水城四回)等三条线路作为典型降损线路;抽调骨干针对辖区16条10千伏线路台区专变进行计量专项检查、加封工作;强化低电压台区抄收核、计量、用电检查等基层管理工作;分线路、台区进行丰期负荷测量,及时掌握台区负荷用户用电情况,对三相不平负荷进行调整,确保台区负荷平衡稳定运行。
2015年11月3日零点时分,在黔西县城行政中心广场和黔龙新城西大门开关箱的工作现场,城关供电所的工作人员们开始进行更换开关箱的工作。
“接连3天夜间工作,我们也感觉到很累很辛苦,但是,新环网柜安好以后,整个新城区用户冬季用电就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所以,再累也要坚持。”当日早上7点多钟,忙了一晚才结束工作的城关供电所负责人蔡斌看起来相当疲倦。
正是有了该所员工们的辛苦努力,11月底,10千伏望城一回、四回,望凤线,水城四回等线路的13台电缆开关箱的更换改造顺利完成,切实改善网架配网设备,提高10千伏配网侧供电可靠率和供电质量。
老城区400伏线路的技改工程和东门大桥等六个台区的下户线改造、桂鑫园、马厂2号变等共30台综合配电箱安装,提高了低压侧线路及变压器运行的综合保护率。
“我们搞普查的时候,有2个月简直没有吃好一顿饭,特别是对有窃电行为的用户,必须在他们中午或者晚上在家吃饭的时候才能遇上。”工作人员吕铜回忆普查时经常挨饿的情形。
该所对辖区内大、中、小用户计量表计进行普查和百分比抽查,在检查过程中共追补计量接线错误电量97万千瓦时,核对中用户核查铅封1500多户,并对当月零电量的系统户数按百分比的量进行普查;9月起针对辖区重要用户及负荷较大的大用户采用了电流负感器变比现场测试仪进行专项核查已达到110台,12月全部核查结束;对专变(大用户)台区收集建档,建立专项数据库;用“抽、普、核”三查方法及关注负荷波动、日电量监控的有效管控措施来稳步降损。
超越目标 帮扶降损显成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城关供电所降损工作取得实效,以下一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1至12月供电量26838.54万千瓦时,与去年供电量26264.82万千瓦时同比上升573.72万千瓦时,上升比例2.13%。
售电量24192.98万千瓦时,与去年售电量22326.96万千瓦时同比上升1866.02万千瓦时,上升比例7.71%。
2015年1至12月份综合线损率9.86%,与去年同期相比线损下降5.13个百分点,低于联建目标0.12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
城关供电所2015年的降损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毕节供电局机关一支部和各职能部门的关心和大力的支持。2016年该所将团结全所员工持之以恒的抓好线损降损工作和线损指标管控,努力挖潜增效使线损指标可控再控,通过各项管理提高降损工作长期持续良好的开展,使城关供电所的降损工作稳步推进。(赵林达 欧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