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配电工
本网讯 护国乡距陇川县城71公里, 海拔2200多米。境内盘踞了四座大山。1500户居民依山而居。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浮华的外表,一切都是自然的原始气息。就在这大山的深处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山是他们的摇篮,他们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祖祖辈辈依靠着大山。大山挡住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却挡不住他们对光明的渴望。这一切的改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说起,那个时候电力工人克服一切困难,翻山越岭、架杆引线,把光明与温暖送进了大山,从此大山有了眼睛。
在清平供电所护国辖区有这样一位配电工,四十年如一日默默的为祖国边疆的电力事业奉献着。如砂石一粒,仰高山之巍峨,但不自惭形秽;似小草一棵,慕白杨之伟岸,却不妄自菲薄。杨世庄现年59岁,自1975年在护国电站参加工作以来,距今已有四十年了。四十年,人生最光辉的四十年,他献给了电力事业。生活中的杨师傅是个风趣幽默的老顽童,几十年岁月沉淀,在他身上积攒的经历,大概可以汇成一本故事的河流。别的不说,单是他那一口醉人的山歌,就能让你流连忘返。在他那饱经风霜的歌声里,总能听到对真善美执著的追求。
工作中的杨师傅更是无懈可击,护国辖区只有两个配电工,需要维护45km的10千伏线路以及32个台边和1500户居民的供电。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们常在深山、高杆、高空的条件下工作,上山巡线,道路崎岖,林深草密,毒蛇横行,野兽出没,稍有不慎,生命就可能受到威胁。他们成年累月的风餐露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吹裂嘴,夏天晒脱皮。可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抱怨过,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也肩负了抄表的使命,1500多户居民全部地处山区,每个月初和月末都会一个寨子一个寨子的抄表收费,山路崎岖,很多时候只能靠步行,有时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只为了抄一户人家的电表。杨师傅就这么风雨兼程,四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着,用辛劳和汗水为大山插上了翅膀,用青春和热血点亮了万家灯火。我想南网情深的‘情’字,也无过于此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光明的事业——为祖国边疆的电力发展而奋斗。(刘琦)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