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系列报道之四
2013-12-30 11:44:25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12月中旬,新疆哈密市天山乡白沟村牧民斯坎旦・买买提用上了来自国家电网的安全、可靠电能,他终于可以实现用粉碎机加工饲料的愿望。面对前来送电的供电员工,他露出开心的笑容。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工程建设,使电网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取得了丰硕成果。
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增强群众感情,以强烈的为民情怀抓作风、改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作为中央企业,国家电网公司立足本职工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解决无电地区通电问题作为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1~11月份,公司已累计解决141706户无电户587086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让群众用上电用好电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特别提到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恰恰是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一些偏远地区的群众还面临用电难甚至用不上电的问题。没有电,群众的生活水平无从改善,地区经济更无从发展。如果不能实现全部农牧民用上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无从谈起。
正因如此,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无电地区通电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事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更事关人民的福祉,也正契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群众解决突出问题的题中之意。公司直接服务“三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责任央企,协助政府解决无电地区居民用电问题,既是公司的责任,也是义务。
无电地区通电是中央关心、百姓关切、基层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电网公司践行群众路线的重点。公司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带队赴基层专题调研期间,特别深入未通电的藏民家中,了解用电情况,倾听百姓心声。今年3月18日,公司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对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做出部署,要求“十二五”期间全部解决无电地区通电问题。在公司二届四次职代会暨201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刘振亚要求各相关单位克服困难,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
把现代文明之光送到边远地区
2006年“户户通电”工程实施以来,公司已累计完成投资198.9亿元,为149.1万无电户571.9万无电人口解决了用电问题。而由于公司陆续接收管理了一批地方供电企业,及地方政府实施移民搬迁等原因,公司供电区域又出现新的无电户。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公司经营区域共有无电人口51.1万户200.4万人。
践行群众路线,关键要在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上下功夫。尽快为新增无电人口通电,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工作重点。
6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5省(区)政府在京签署共同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协议,明确任务和计划安排,协商确定共同努力,确保到2015年实现“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的目标。公司计划投资243.8亿元(含川藏联网工程),于2015年全部解决大电网覆盖范围内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无电人口分布偏远,所处地区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施工建设异常艰苦。青海省无电人口全部分布在自然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和藏区,客户分散、交通不便。大部分无电工程建设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线路穿越高山大岭和高寒缺氧区,施工建设条件极为艰苦,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年有效施工期短。国网青海电力早安排、早部署项目可研、初设、招标等工作,把青藏高原只有5个月的黄金施工期留给现场施工,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可控、能控、在控。国网蒙东电力供区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的牧区、林区,交通不便,住户分散,施工环境恶劣,但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国网蒙东电力因地制宜,通过为分散居住的农牧民安装风电互补户用型发电装置,完成了今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共解决2361户10577人的用电问题。至此,国网蒙东电力已累计投资2.1亿元,为4880户19108人通了电。这一进程比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分别提前了两年和一年。“十二五”期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成为四川电网建设新增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11月底,国网四川电力累计投资25.4亿元用于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年底前,红龙变电站和江达变电站也将投运,四川藏区无电地区首批电力工程进入集中投运期。
今年以来,公司相关单位和部门密切配合,各单位紧紧依靠政府,做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各项工作。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让群众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截至11月底,公司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计划的87.6%。其中2010~2012年投资计划已全部完成,2013年投资计划完成72.3%。各单位工程项目正处于全面施工阶段。
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顺应群众期盼搞活动,诚心诚意欢迎群众提意见、挑毛病,从群众呼声中找差距、找问题,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基本标准,百姓满意度越高,活动成效就越好。公司在加快无电地区通电的过程中,让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通电后,改变的不仅仅是群众的生活,更包括生产方式的转变。群众因此享受到了配电网发展的成果,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农牧民一直盼望通电。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卡什代村是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回族村落。通电之前,这里贫穷落后、经济单一,村民们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多年来,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村民仅靠养山羊维持生活,年收入只有500元左右,生活照明也仅靠几块太阳能板。得知年底就能用上“大网电”后,一位村民兴奋地说:“等到通电后,我要盯着电灯泡看三天三夜。”
10月13日,新疆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通电,46户哈萨克牧民的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村长努尔别克对村子的发展进行了规划,通电后,村子将发展手工编织、奶制品加工,参与边境旅游业、养殖业、庭院经济当中。努尔别克说:“没有电,这一切都无从谈起,大电网进入萨尔布拉克村之日,就是我们全村人大步奔向小康生活之时。”
在西藏那曲地区,奶制品加工是当地农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班戈县普保镇格色居委会合作社的奶牛养殖协会奶制品加工点就是一个合作社。今年年初,当地通电后,奶制品加工产量大了,成本也降低了,每天收入上千元。在奶制品加工收入增加后,合作社又积极开拓新的经济收入增长渠道,建起了冷库加大牛羊肉加工量,还建起了4间小型招待所。
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太平林场,这里的186户居民受益于太平林场、太平川分布式电源项目,迎来了敞开用电的生活。太平林场通电以来,该地区的家庭旅馆已由6家增至20多家。当地林业局也把太平林场作为转型发展的基地之一,大力规划和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有了电之后都实现了。电给我们带来的财富实在是太多了!”林场职工张明秀说。在青海、新疆、西藏、甘肃、四川等地,许多受益于无电地区通电工程的农牧民都有相似的感触。
通电后,许多农牧民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把电视等家用电器搬进了家,电让曾经的无电户生活更便利,带动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进步。无电地区通电工程的实施,点亮的不仅仅是大山深处一盏盏电灯,还有农牧民的希望“心灯”。
12月中旬,新疆哈密市天山乡白沟村牧民斯坎旦・买买提用上了来自国家电网的安全、可靠电能,他终于可以实现用粉碎机加工饲料的愿望。面对前来送电的供电员工,他露出开心的笑容。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工程建设,使电网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取得了丰硕成果。
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增强群众感情,以强烈的为民情怀抓作风、改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作为中央企业,国家电网公司立足本职工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解决无电地区通电问题作为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1~11月份,公司已累计解决141706户无电户587086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让群众用上电用好电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特别提到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恰恰是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一些偏远地区的群众还面临用电难甚至用不上电的问题。没有电,群众的生活水平无从改善,地区经济更无从发展。如果不能实现全部农牧民用上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无从谈起。
正因如此,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无电地区通电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事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更事关人民的福祉,也正契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群众解决突出问题的题中之意。公司直接服务“三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责任央企,协助政府解决无电地区居民用电问题,既是公司的责任,也是义务。
无电地区通电是中央关心、百姓关切、基层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电网公司践行群众路线的重点。公司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带队赴基层专题调研期间,特别深入未通电的藏民家中,了解用电情况,倾听百姓心声。今年3月18日,公司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对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做出部署,要求“十二五”期间全部解决无电地区通电问题。在公司二届四次职代会暨201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刘振亚要求各相关单位克服困难,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
把现代文明之光送到边远地区
2006年“户户通电”工程实施以来,公司已累计完成投资198.9亿元,为149.1万无电户571.9万无电人口解决了用电问题。而由于公司陆续接收管理了一批地方供电企业,及地方政府实施移民搬迁等原因,公司供电区域又出现新的无电户。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公司经营区域共有无电人口51.1万户200.4万人。
践行群众路线,关键要在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上下功夫。尽快为新增无电人口通电,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工作重点。
6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5省(区)政府在京签署共同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协议,明确任务和计划安排,协商确定共同努力,确保到2015年实现“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的目标。公司计划投资243.8亿元(含川藏联网工程),于2015年全部解决大电网覆盖范围内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无电人口分布偏远,所处地区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施工建设异常艰苦。青海省无电人口全部分布在自然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和藏区,客户分散、交通不便。大部分无电工程建设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线路穿越高山大岭和高寒缺氧区,施工建设条件极为艰苦,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年有效施工期短。国网青海电力早安排、早部署项目可研、初设、招标等工作,把青藏高原只有5个月的黄金施工期留给现场施工,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可控、能控、在控。国网蒙东电力供区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的牧区、林区,交通不便,住户分散,施工环境恶劣,但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国网蒙东电力因地制宜,通过为分散居住的农牧民安装风电互补户用型发电装置,完成了今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共解决2361户10577人的用电问题。至此,国网蒙东电力已累计投资2.1亿元,为4880户19108人通了电。这一进程比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分别提前了两年和一年。“十二五”期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成为四川电网建设新增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11月底,国网四川电力累计投资25.4亿元用于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年底前,红龙变电站和江达变电站也将投运,四川藏区无电地区首批电力工程进入集中投运期。
今年以来,公司相关单位和部门密切配合,各单位紧紧依靠政府,做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各项工作。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让群众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截至11月底,公司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计划的87.6%。其中2010~2012年投资计划已全部完成,2013年投资计划完成72.3%。各单位工程项目正处于全面施工阶段。
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顺应群众期盼搞活动,诚心诚意欢迎群众提意见、挑毛病,从群众呼声中找差距、找问题,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基本标准,百姓满意度越高,活动成效就越好。公司在加快无电地区通电的过程中,让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通电后,改变的不仅仅是群众的生活,更包括生产方式的转变。群众因此享受到了配电网发展的成果,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农牧民一直盼望通电。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卡什代村是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回族村落。通电之前,这里贫穷落后、经济单一,村民们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多年来,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村民仅靠养山羊维持生活,年收入只有500元左右,生活照明也仅靠几块太阳能板。得知年底就能用上“大网电”后,一位村民兴奋地说:“等到通电后,我要盯着电灯泡看三天三夜。”
10月13日,新疆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通电,46户哈萨克牧民的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村长努尔别克对村子的发展进行了规划,通电后,村子将发展手工编织、奶制品加工,参与边境旅游业、养殖业、庭院经济当中。努尔别克说:“没有电,这一切都无从谈起,大电网进入萨尔布拉克村之日,就是我们全村人大步奔向小康生活之时。”
在西藏那曲地区,奶制品加工是当地农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班戈县普保镇格色居委会合作社的奶牛养殖协会奶制品加工点就是一个合作社。今年年初,当地通电后,奶制品加工产量大了,成本也降低了,每天收入上千元。在奶制品加工收入增加后,合作社又积极开拓新的经济收入增长渠道,建起了冷库加大牛羊肉加工量,还建起了4间小型招待所。
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太平林场,这里的186户居民受益于太平林场、太平川分布式电源项目,迎来了敞开用电的生活。太平林场通电以来,该地区的家庭旅馆已由6家增至20多家。当地林业局也把太平林场作为转型发展的基地之一,大力规划和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有了电之后都实现了。电给我们带来的财富实在是太多了!”林场职工张明秀说。在青海、新疆、西藏、甘肃、四川等地,许多受益于无电地区通电工程的农牧民都有相似的感触。
通电后,许多农牧民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把电视等家用电器搬进了家,电让曾经的无电户生活更便利,带动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进步。无电地区通电工程的实施,点亮的不仅仅是大山深处一盏盏电灯,还有农牧民的希望“心灯”。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众多电力央企前领导任中央企业
2021-01-03
- 大唐集团原董事长陈飞虎去向落
2021-01-03
-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 国网旗下平高许继并入西电后,下
2020-12-25
-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