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水电开发运行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018-11-04 15:51:24    来源:顾洪宾 薛联芳 能源发展与政策 
A- A+
电力18讯: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近15年来,我国水电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从“十五”规划中的“大力发展水电”到“十一五”规划中的“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开发水电”,再到“十二五”规划中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生态环境保护在水电开发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此期间,我国制定了水电环境保护的政策文件,形成了水电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和要求,初步构建了水电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开展了流域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长期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同时,我国重视基础科研工作,保障措施有效落实,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实现水电开发运行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发展历程

 

不断完善制度和技术标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水电开发的进程,我国对水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同时也拉开了水电环境保护工作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序幕。1988年,制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推进了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进入21世纪,水电开发由单一电站向梯级电站扩展。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全面深化了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开展了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等河流水电规划或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推动制定了《河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规范》等环境保护技术标准。

 

持续创新技术。不断开展生态流量、低温水缓减、鱼类保护等重大关键技术课题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在水电开发的过程中,同步规划、设计、建设了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先后建成了光照水电站分层取水设施,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长洲水电站鱼道等标志性环境保护工程,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全面推广,以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

 

探索全过程管理。针对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带来的环境影响,自21世纪初,我国在龙滩、公伯峡水电站等重点水电工程环境监理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行水电工程的环境监理工作;规范开展水电工程下闸蓄水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有序推动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开展流域水电综合监测,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水电绿色可持续发展途径。

 

形势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应对这一历史变革,应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发展水电作为能源供给革命、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水电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流域管理体系建设迫在眉睫。随着全国各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持续推进,一大批巨型、大型水电工程相继投产运行,各大流域梯级水电站群逐步形成,水电发展的重心逐步从电站建设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变,需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实现流域规划目标,推动综合效益巨大的龙头水库建设;二是推进流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综合利用多部门协调监管机制;三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科学有序解决同一流域多市场主体的联合调度和竞价体制机制问题,形成梯级联合调度运行的义务和利益共享机制;四是制订流域的生态治理和修复规划、移民后续发展规划;五是建立流域综合监测和智能监管体系,为流域管理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手段。

 

保障措施

 

建立梯级水电站综合管理体系。理顺管理体系,加强流域管理法规建设。统筹多部门、多业主的多头管理模式,将防洪、发电、生态调度形成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通过建立流域水电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等强制制度,从多方位、多角度提升流域管控水平,从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适应电力市场改革,研究探索流域统一调度,统一参与电力市场竞价的模式和机制,提升流域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市场消纳和经济效益水平。

 

加强技术创新。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长期、系统、全过程监测工程建设和运行可能带来的影响,积累相应的科研数据资料,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形成数据共享和应用的智慧平台。

 

统筹流域生态修复与安全监管。开展水电开发后评价,全面总结开发经验教训,考虑干支流水电开发及其生态环境状况,从流域生态修复、局部河段连通性恢复、生态流量泄放等方面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及景观需水要求,合理确定生态流量,落实相关工程和管理措施,优化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实行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调度和运行模式;因地制宜恢复河流连通性,在对水生生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流域层面制订河流连通性恢复计划,通过生态试验和水生生物洄游特性,选择鱼道、升鱼机等过鱼方式,恢复连通性;加强栖息地或替代生境的保护,探索“干流开发、支流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栖息地保护措施。

 

落实流域安全监管。坚持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建立并落实全流域的安全应急管理制度,明确流域安全管理职责,落实流域安全实时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

 

推动试行环境友好型水电技术及标准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开展环境友好型水电技术及标准体系适宜性研究,在充分借鉴美国“低影响水电”、瑞士“绿色水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电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技术特色,在全过程统筹考虑环境、社会、经济、安全四个方面,研究适宜的环境友好型水电技术及标准体系,提出量化指标,探索可持续水电发展模式。推动试行“高点定位、中国特色”的环境友好型水电技术及标准体系,并努力推动企业激励和公众参与机制,树立水电形象,实现水电事业健康永续发展。

 

(作者单位系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来源: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脱贫攻坚]亭子口水电开发公司:扶贫路上的火红“唐”
  • 装机仅占技术可开发量的1%,西藏水电开发潜力大、障碍多
  • 四川毛滩水电开发公司开展“扶贫日”献爱心捐助活动
  • 华能水电拟转让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23%股
  • 华能水电拟转让云南华电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23%股
  • 大渡河革什扎水电开发公司道德讲堂活动传播和谐家风正
  • 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公司一论文获评中国水力发电
  • 企业“河长制”落户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公司
  • 企业“河长制”走进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公司
  • 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公司累计发电量突破230亿千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