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光热行业项目技术路线决定投融资难
部分光热示范项目进展不顺
项目技术路线决定投融资难易
中国电力新闻网 记者 赵冉
冬日的甘肃敦煌气温已达零下20摄氏度,青海德令哈的温度也达零下10摄氏度。由于天气寒冷,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多个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基本都处于停工状态。而伴随着漫长冬季流逝的是日益临近的投运并网时限。
根据国家有关通知的要求,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原则上应在2018年底前建成投产。光热项目的建设周期通常为两年,目前离截止日期已不到一年,许多工程尚未实质性开工。业内人士预计,由于数额巨大的融资和投资决策困扰着项目的顺利进行,2018年如期投运的项目很难达到总数的一半。
多个项目未实质性开工
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发布第一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20个,总装机容量134.9万千瓦,包括塔式9个、槽式7个、菲涅尔式4个,分布在青海、甘肃、河北、内蒙古、新疆等5个省和自治区。
这20个示范项目是从全国各省陆续上报的109个项目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据申报者介绍,当时的竞争相当激烈,参与者热情都很高,光热发电也火了一把。
然而,后续的进展并没有大家期望的顺利。“完成融资和招标的项目不到一半。有些已经招标了,但迟迟不定标。”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姚志豪告诉记者。
项目开工显示出明显的技术路线差异。据记者了解,技术相对成熟的塔式和槽式开工较为乐观,而4个菲涅尔式则面临较大的融资难题。
进度最快的中广核德令哈槽式光热发电项目在确定示范项目前就已经开工建设,2015年8月主体施工安排进场。截至目前,全场设备和工程采购全部完成,已完成基础建设和部分安装作业,预计今年6月项目就可以投运。除此之外,中控德令哈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敦煌熔盐塔式10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内蒙古中核龙腾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拉特中旗导热油槽式1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等均进展顺利。
中控德令哈项目目前全场设备和工程采购完成75%,已开始定日镜基础施工、立柱安装和镜体生产安装以及储罐、电控楼基础施工,吸热塔基础施工已至50米。首航敦煌项目于2015年11月开工,目前吸热塔已经完工,光场和储能换热系统都在同步推进。内蒙古中核龙腾项目的场平工作、组装车间基础已经完成,1月份将完成钢结构安装,正加紧建设。
但是,还有多个项目处于观望阶段。除了4个菲涅尔式,塔式和槽式也有项目并未开工。在没有实质性开工的项目中,不乏开始被寄予厚望的央企集团项目。“民企受制于融资,央企受制于决策,这是目前光热项目进展未达预期的原因。”姚志豪总结说。
他表示,光热发电在我国还是新事物,一个项目的投资都在10亿元以上,甚至达到二三十亿元。原来申报的时候,二级公司可能会本着不浪费机会的原则进行项目申报,并没有经过集团公司最高决策。等实质推进的时候发现是一大笔投资,且央企之前均未有规模化项目投运案例,所以最高层对决策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迟迟难以确定。
部分技术实施难度较高
姚志豪告诉记者,在首批光热示范项目中的4个菲涅尔式,虽然融资遇到较大困难,但项目业主仍在努力推进。据媒体近日公开报道,兰州大成敦煌5万千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各项前期手续已完成,项目发电机设备已采购,蒸汽发生器已招标,各项主要设备正在采购;项目场平已完成。
“目前光热技术路径非常多,但也许仅仅两字之差就谬以千里。比如熔盐塔式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但熔盐槽式就存在较大异议。”姚志豪说。
首批示范的7个槽式项目中有5个为导热油槽式,2个为熔盐槽式。深圳市金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阿克塞5万千瓦熔盐槽式光热发电项目进展顺利,集热场场平、地基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集热场设备安装。但中阳张家口察北能源有限公司熔盐槽式6.4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却没有实质性开工。
据悉,传统的光热槽式为导热油槽式,熔盐槽式和传统槽式技术原理类似,主要区别是把导热介质由传统导热油换成了熔盐,从而减少了一次油盐换热,同时由于熔盐的使用温度可达550摄氏度甚至很高,因此带来了更高的蒸汽温度,可以提高汽轮机的效率,提高发电量。此外,由于温度的提升也会降低储热系统容量及投资。熔盐槽式和塔式一样有着高温高效的特性,同时在核心部件吸收器方面则比熔盐塔式的中央吸收器成熟、风险低。
然而,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监窦怀新介绍说,随着熔盐作为传储热介质后整个集热和储热系统设计温度变得更高,大大提高了对于集热岛和储热岛的设备耐温、耐腐蚀、可靠性等要求。此外,光热常用的二元盐凝固点约为250摄氏度,相对于传统导热油12摄氏度的凝固点大大提高,如何经济、可靠地实施槽式集热场防凝措施是关键。
“熔盐槽式电站储换热系统管路、设备众多,分散布置,对于设备本身以及防凝系统都是很大的考验,若防凝系统失效,可能导致整个电站停运,甚至设备报废,相对传统导热油槽式电站来说,缺乏成熟运维经验,实施难度较高。”窦怀新说。
姚志豪介绍说,熔盐槽式最大的问题是管路太长,一个5万千瓦的熔盐槽式项目,有熔盐经过的管路长达100多千米,而熔盐塔式有熔盐经过的管路还不到1千米。“这么长的管道,工艺上疑问比较多。”
“全世界目前约有500万千瓦光热电站在运行中,其中导热油槽式技术占比约85%,技术风险低,发电量和投资收益都非常稳定,是投资光热首选技术。随着近期熔盐塔和熔盐槽技术逐步在国外和国内进行示范,未来熔盐作为介质的光热技术必然会带来突破,进一步提升其发电效率并逐步完善其可靠性,我相信这两种技术的前途也是光明的。”窦怀新说。
据记者了解,首批项目中的水工质塔式也技术存疑,有些已改成熔盐塔式,因为水蒸气无法有效储存。由于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试验示范阶段的新技术,在具体项目的技术和管理上都缺乏经验,造成许多金融机构采取观望态度,项目业主获得融资难度大,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另外,目前新能源补贴不能完全到位造成贷款回收困难,也加大了金融机构放贷谨慎性。
“示范的目的是试验各种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并不是要求所有项目都成功。很偏的技术路线失败了,并不能否定光热行业。示范项目推进过程中有些受到质疑没有进展,就意味着这些项目暂时不具备可行性,示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姚志豪表示。
赵雅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