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首月竞价-36.5厘是定调,也是更加复杂博弈的开始:售电公司大浪淘沙真正来临,发售一体售电公司需重新定位

  2018-01-05 18:50:1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赵晓东

 

2017年12月29日11时22分,广东电力交易中心通过其官方微信平台公布了广东电力市场2018年1月集中竞争的初步出清结果,市场统一出清价为“-36.5厘/千瓦时”。

 

两年来,价差起伏不断,但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始终牵动着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的神经。如今急速缩小可谓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高企的燃料价格,不断增加的市场用户数量以及在市场中日渐强势的发电侧,让利空间的缩小正在意料之中。但是,在广东省内电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的现状下,对标2017年平均月度竞价-79.01厘/千瓦时的让利,1月月度竞价价差又在意料之外。

 

对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市场主体来说,“-36.5厘/千瓦时”可能是2018年广东电力市场的基调,同时也是更加复杂博弈的开始。

 

2018年广东电力市场交易基本信息

根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2018年电力市场交易安排的通知》,初步确定2018年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模约1500亿千瓦时-1600亿千瓦时。2018年度市场交易品种、交易主体分别如下表2-1、表2-2所示。

 

1.jpg

 

煤机综合上网电价逼近边际成本

广东省的电源结构主要以火电机组为主。在纳入2018年度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侧主体可以看到,如图3-1所示,燃煤机组的占比依然占据了极大的比重。可以认为,尽管在2018年市场交易中引入了核电,燃煤机组的边际成本仍将很大程度决定2018年度广东电力市场交易的让利空间。

 

受到经济与能源结构调整、宏观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以及西南水电入粤的影响,广东火电整体运行情况受到较大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广东省用电量、发电量及煤电机组发电量如图3-2所示。可以看出,自2014年-2016年期间,广东煤电总发电量均保持在3000亿千瓦时以下,并不随全社会总用电量的增长而增加。同时,依据粤发改能电函【2017】6721号文的预测,省内统调火电购电量为2855亿千瓦时,较2017年降低-1.3%。可以认为,随着新能源机组大量投产以及西南水电新外送通道的建成,火电机组的运行小时数将进一步降低。

 

参考中电联2016年度广东省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3698小时作为计算基准,火电平均负荷率应在73%,则2018年度广东煤电机组总电量中,市场化电量占比约为57%,计划电量占比约为43%。受负荷率较低的影响,燃煤机组效率下降显著,煤耗指标将大幅增加。考虑1000MW燃煤机组年平均供电标煤煤耗指标为290g/kWh,600MW燃煤机组年平均供电煤耗指标为310g/kWh,300MW燃煤机组年平均供电煤耗指标为335g/kWh。

 

根据《广东省燃煤发电企业成本分析》中的有关数据,沿海电站到厂标煤价格约为900元/吨。以标杆上网电价453厘/千瓦时作为计算基准,图3-3给出了不同让利条件下,不同燃煤机组的综合上网电价。可以认为,随着让利幅度的增加以及2018年度市场电量幅度的增大,在预期煤价高企的现状下,燃煤机组综合上网电价已经逼近边际成本。

 

因此,受到负荷率不高的影响,在考虑到综合固定成本、财务费用以及一些不可控因素条件下,同时在环保成本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为保证基本的生存空间,2018年度燃煤机组的让利空间将非常有限。但是,在供大于求、发电主体所有制多样的广东市场,随着发用电计划的进一步放开,拒绝让利则意味着丢失市场,特别是高能耗指标的机组由于让利空间较小恐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市场平均发电能耗指标得以进一步降低。

1.jpg

1.jpg

 

 

 

发售一体售电公司需“重新定位”

发售一体的售电企业,作为发电企业最直接的利益代表,在广东电力市场2018年年度双边协议的市场争夺中表现出色。对待大型电力用户,特别是年用电量1亿千瓦时以上的用户,发售一体的售电企业以至少让利80厘/千瓦时、用户用电偏差全包的起步条件抢夺用户,并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站在售电企业的角度,获得了大量的用户群体,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发售一体的售电公司,其实质是发电企业的直销团队,收益应该与其所代表的发电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当前,发售一体的售电企业依托其优势资源,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电力销售以及电力检修等增值服务,可以拿到更大的让利空间以争夺用户。

 

但是,目前广东电力市场机制下,用户享受到的让利并不是依靠售电企业基于电力的市场供需、输配环节成本选择以及时空属性进行判断得来的,而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发电企业让利传导的结果。因此,作为发电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发售一体的售电企业并不希望对用户做出过大的让利;但是作为售电企业,响应用户的诉求以及用更大的让利在残酷的市场中抢夺用户才是其生存的根本。这两者却往往是矛盾的。

 

同时,随着售电企业准入门槛的逐渐提高,售电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不断增加。

 

早在改革之初,发电企业对是否需要成立售电公司,以什么形式成立售电公司,如何定位售电公司就进行过一番“紧急”讨论。而今,相较于发电企业的营销部门,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的发售一体售电公司,在未来电力市场的建设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可能再次成为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独立第三方售电企业将大浪淘沙

售电企业尽管在国外电力市场中已不罕见,但在国内却还是一个随着电改“9号文”新生的群体,并自诞生之日便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参与其中。据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售电企业名录已达374家之多,但据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9月仅116家售电公司参与市场交易。

 

2016年底年度双边交易价格的戏剧化下跌让广东市场大量的独立第三方售电公司在2017年收益颇丰。因此,在2018年度年度双边交易的初始,大量的独立第三方售电公司依然认为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倒逼电厂侧作出让步,并预期最终的长协让利价格会在90厘/千瓦时甚至更高。

 

基于这样的判断,虽然用户要价已经远远高出市场的正常水平,但是售电企业普遍给予了满足。不考虑发售一体的售电企业,市场上几家较为激进的独立第三方售电企业已经在市场上以70-80厘/千瓦时的较高价格争抢大用户,部分开出60厘/千瓦时保底+9:1分成,甚至传言部分独立售电公司开出了电价让利全部归用户的条件。

 

然而发电成本高企的现状下,发电企业选择了拒绝对接或者低价对接第三方售电企业的运作模式,同时通过企业所属售电企业以远高于市场预期的让利空间抢占市场。以某大型发电央企为例,其少量对接第三方售电企业的价格约在70厘/千瓦时,但其所属售电企业则采用80厘/千瓦时甚至90厘/千瓦时的价格大面积抢夺用户。这种情况一度持续到其市场化电量完全销售完毕也未有改变。同时,随着2018市场长协电量的逐渐消化,发电企业对接第三方售电企业的价格并没有出现此前的崩盘,却迅速回落至70厘/千瓦时以下。

 

随着《广东电力市场售电公司履约保函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规定售电企业必须根据所代理的市场电量规模缴纳相应金额的履约保函。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发电侧对于独立第三方售电企业的态度越发抵触,再加上动辄200万元以上的履约保函,这使得实力较小或者抱着试水心态的售电企业选择在2018年退出。

 

同时,留下来的独立第三方售电企业也在涉足多方面业务:光伏开发、充电桩业务、综合能源业务、能源监控系统开发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后面遍布独立第三方售电企业忙碌的身影。看似不务正业,但是售电企业的实质本就不是赚取中间价差的中介商,而是通过专业手段发掘能源的商品属性,为能源用户提供最优能效使用方案的专业咨询团队。在当前的电力市场建设机制下,通过多业务发展,既是在市场中的生存之道,也是为成熟电力市场的提前布局。

 

部分电力用户或调整售电公司选择策略

电力用户,特别是年用电量在1亿以上的电力大用户,在尝到了电力改革带来的甜头后,对电价让利的预期值逐渐增加。用户对于电力价格形成的机制以及电力系统运作的模式并不清楚,他们只存在最大限度让利的唯一诉求。

 

在2018年年度双边协商交易的过程中,用户对于售电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2017年长协售电合同优惠价格较低的用户与后期较高优惠价格比较后,心理落差大。用户要求售电公司兜底偏差考核已经是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分化成为两类用户。一类用户对售电市场已经较为熟悉,往往不要求具体的让利空间,而是采用保底+比例分成的方式。另一类用户则完全不了解售电市场的运作方式,对于年用电量在5000万千瓦时以上的用户,其起步让利条件从年度长协初期的70厘/千瓦时不断上涨到80厘/千瓦时甚至更高。

 

在2018年的电力市场中,对于用户的需求,售电企业均给予了无条件的满足。但是在2018年年度双边协议中,大量的独立第三方售电企业没有对接到合适的价格,对于一些要价过高的用户,部分售电企业做出了毁约的选择。这一举动使得这部分用户面临无售电企业代理的窘迫状况。如不自行参与市场交易或低价对接其他售电企业,该部分用户将面临电量正偏差的考核。这一状况对用户在2018年之后选择售电企业时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广东电力市场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2018年,随着电力现货市场以及辅助服务市场的试点与铺开,广东电力市场中发电侧、售电侧以及用户侧的博弈将会更加充满戏剧性。

 

“-36.5厘/千瓦时”也许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利益相关者必须沉思的开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供职单位意见以及本刊立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青海海东供电公司年售电量创历史最好成绩
  • 兴仁供电2017年完成售电量5.42亿千瓦时
  • 西吉县供电完成年售电及电费回收任务
  • 兴仁局2017年完成售电量超5亿千瓦时
  • 江苏电力体制改革结出硕果 全省最大配售电公司成立
  • 江苏省最大配售电公司成立
  • 热点丨惊呆了!今年以来广东售电公司总获利已达10.76亿
  • 甘肃新增7家售电公司
  • 石油巨头入场售电抢夺千亿级电力市场
  • 江苏发布《关于售电公司绑定电力用户工作调整的通知》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