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预测:未来三年我国的用电量有多大?

  2017-11-09 23:35:2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

打造国内专业电能替代平台

未来三年我国的用电量有多大?

近些年,我国电力市场发展迅猛,新能源发电站的推广为电力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发电量不断增加,电力运输设施建设的缺乏,“弃风”“弃光”等现象增多,聚焦了业内的眼球,未来我国用电需求的转变决定了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

那么未来三年我国的用电量究竟有大?电力供需平衡与否

在近期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简称电规总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16》中,其首份年度电力发展报告基于详实客观的数据,预测描绘出了未来三年供需宽松、电源清洁、改革推进的电力发展走向。

未来三年我国电力供需相对宽松

《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16》预测,未来三年我国的电力需求将维持恢复性增长态势,电力供需保持总体宽松。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有望维持在6.23万亿至6.32万亿千瓦时之间,2018年和2019年用电量预测区间将分别为6.45万亿至6.64万亿千瓦时和6.65万亿至6.93万亿千瓦时。

当前的环保压力持续增加,倡导全民实现绿色电力消费,是大势所趋!该份报告预测,未来三年,我国三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增速仍将维持在8%左右的较高水平,但是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载能行业用电预计呈现先期反弹、后期回落的趋势。

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工业用电企稳复苏,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5.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比上一年度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产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5.3%和2.9%,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则同比分别大增11.2%和10.8%。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高载能行业用电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总体而言,2016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存在电力富余。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2.4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增速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电源结构清洁低碳化是大势所趋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在电力供应一侧,电源结构的绿色、清洁已是大势所趋。也就是说,未来三年,在全社会的电源结构中,清洁低碳的电能占比将不断提升,来自水电、风电、光伏、核电、气电等的发电量占比将不断提升,煤电也将朝着清洁、灵活、高效利用方向发展。

未来三年,我国新增常规水电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两省,将新增抽蓄装机870万千瓦,拟投产的核电工程主要集中在山东及东南沿海各省,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将向消纳能力充裕的中东部及南方倾斜,并积极采取一系列提高系统调节能力的综合措施,将弃风、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煤电将由传统的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性电源,逐步向同时提供可靠容量、电量和灵活性调节能力的基础性电源转变。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已达64.2万公里,同比增长5.7%,其中新增22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3.2万公里。至此,我国形成了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南方六大区域电网为主体,区域电网间交直流互联,覆盖全部省区市的大型电网。截至2016年底,全国330千伏及以上跨区、跨省交流输电线路共148条。

但是,当前制约清洁电源发挥效用的消纳难题还不少。对此,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正在积极协调落实四川、云南后续水电外送通道建设。未来,国家电网将抓紧建设川渝500千伏第三通道、渝鄂背靠背联网工程,南方电网金中直流工程、永富直流工程、云南鲁西背靠背联网及扩建工程相继投运,外送通道的建设将逐步缓解“弃水”困局。

针对“三北”地区新能源消纳的问题,国家2016年也已启动了两批22个项目约1700万千瓦煤电灵活性改造试点。未来三年,将实现“三北”风电消纳能力1.3-2.3亿千瓦,其他地区风电消纳能力2-2.7亿千瓦。

同时,“绿色煤电”也将继续推进。未来三年,煤电超低排放改造规模约2.3亿千瓦,到2019年,煤电供电煤耗率下降至约312克/千瓦时。

未来三年电改将迎阶段性成效

在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全面推动下,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形成了多模式探索格局。未来三年,在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以及售配电改革等电改重点领域将迎来阶段性成效。
根据规划,2017年底前,完成分电压等级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输配电价,逐步减少电价交叉补贴。2018年底,启动现货交易试点,完成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培育工作,基本形成充分竞争的售电侧市场主体。2020年将全面启动现货市场,研究风险对冲机制,基本取消优先发电权以外的非调节性发电计划。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报告主编杜忠明表示,2017年底电力改革将实现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核定全覆盖,全国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将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35%-40%,未来三年内除公益性、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有望实现全面放开。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