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勤:创先争优对丰富核工业精神的时代价值
2012-06-11 14:56:45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A-
A+
电力18讯: 编者按:5月21日,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李源潮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作大组发言,题为《创先争优对丰富核工业精神的时代价值》的发言入选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全文如下:
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凝聚创先争优元素,不断丰富历史铸造的企业精神,使之成为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引擎,是做优做强中央企业的深刻命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集团公司总结回顾核工业半个多世纪以来研制“两弹一艇”和成为核电开拓者、领跑者、技术创新者的辉煌历程,传承核工业的创先争优精神,为企业的改革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一、创先争优是形成企业精神的不竭源泉
半个世纪以来,核工业伴随着创业、创新、创造的伟大进程,始终传承着创先争优的基因,孕育形成了“两弹一艇”精神,并以“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为价值取向。张德江同志曾说过,“四个一切”精神不仅是核工业精神,也是我们党的精神,我们国家的精神,我们民族的精神,愈来愈显示出时代价值。
创先争优与时俱来,是强军保国的“潜意识”。优秀和先进是共产党员本质的特征和追求。核工业过去的创业时期,以国家需要为重任,成千上万创业者踏上茫茫戈壁、高寒草原、穷山僻岭,以天为被、地为褥,隐姓埋名,默默坚守,以身许国,把个人的命运、热情和价值融入到一个民族与国家兴旺发达的伟大事业里,让核威慑在国家安全和改革开放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使“两弹一艇”精神成为激励国人奋发向上、为国家和民族强盛而拼搏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党中央英明决策,集全国之力发展核工业,这为核工业人注入了“兴奋剂”,迸发了创先争优的潜能,激励核工业人开创奇迹。
创先争优与时俱进,是自主创新的“核动力”。创先争优随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核工业现在的创新时期,以争创为“核动力”,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紧密结合“四强四优”总要求,以“提升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为载体,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排头、当先锋,不断促进科技创新。2011年,在核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新型核反应堆、新材料、新技术、新型装备制造等方面都得了重大突破,这些自主创新成果彰显了创先争优放射出的动力、热量和电能。
创先争优与时俱存,是竞争力的“驱动软件”。 李源潮同志说,“如果个个争先进、个个做优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将是不可战胜的。”核工业在未来的创造时期,将面临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做强做优,打造世界一流企业,需要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驱动软件”,安装“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规定程序,让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坚强堡垒,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成为先锋旗帜,创造一个新的核工业,从而实现安全高效发展。这个“驱动软件”更是保障核安全的杀毒软件,输入最先进的科技程序,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国家放心、让社会放心、让人民放心。
二、创先争优是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
创先争优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成果,是党建工作的宝贵财富。这也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了核工业精神,不断增强企业决策层的魄力,稳筑共产党员的定力,激发干部员工的活力,使核工业十万大军把智慧、干劲和激情都凝聚到又好又快、安全高效发展的事业中来,更加自觉地以创先争优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以创先争优精神引领集团公司科学决策。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瞄准“做强做优、世界一流”愿景,对标一流,争创一流。在创先争优中,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树立“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奠定科学决策基础;进一步提升发展战略,以“集团运作、专业经营,科技兴核、人才强企,精益管理、双资推进”为经营方针,全面推进流程再造;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坚持“三重一大”制度,规范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水平。
把创先争优精神转化为共产党员自觉行动。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员要坚持把创先争优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工作、作为一种追求融入人生。”这就要求把创先争优转化为自觉行动。建立定期评议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典型示范机制和支持保障机制,从制度上激励党员付诸行动。深入开展走访100个基层党支部、100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双百 ”访谈活动,全面推行亮身份、搭载体、作承诺、搞评议、抓兑现的“五步工作法”等,从活动上激发党员自觉行动。大力倡导“我承诺、我努力、我兑现”,有效促使目标任务分解和落实。开展“筑坚强堡垒、树先锋旗帜”主题活动,营造争当先锋、争创一流的“双争”氛围。
用创先争优精神培育干部员工价值取向。创先争优就是要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形成争创先进的价值观。通过培育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形成鲜明、强劲、富有特色的价值舆论导向;通过党建带群建,植入企业文化中,融入员工观念里。集团公司深入开展向“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楷模”徐 学习活动,组织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为干部员工树立“身边的榜样”,吸引更多职工加入创先争优行列。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员工奖励暂行办法》,形成分层次、经常化的激励体系,培养人人可争先、人人能立功的价值观念,使创先争优成为企业全员追求的价值取向。
三、创先争优是发扬企业精神的重大引擎
创先争优活动已进入总结时期,但创先争优是永无止尽的,它将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挥作用,释放效应,为企业科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发扬企业精神注入新的文化精髓。
从短板到长板,释放标杆效应。创先争优是“短板”变“长板”、“长板”变“标杆”的有力工具。通过国际对标,拉高标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先进典型树标杆,发挥党员的标杆示范效应;用现身说法,让“长板”引领“短板”,发挥标杆的激励效应;开小灶,以先进为榜样整顿改进落后,让“短板”变长,发挥标杆的带动效应。
从形式到内涵,释放常态效应。创先争优活动已经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机制,但不再仅仅停留在活动上,而要从外在的形式需要转为内在的需求,克服一些党员中存在的搭便车现象,着力解决党员整体先进性问题;克服一些形式主义倾向,着力解决创先争优的时效性问题;克服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做法,着力解决推进工作的创新性问题,使创先争优成为受欢迎、爱参加、起作用的常态载体。
从制度到行为,释放文化效应。制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习惯变则文化变。通过创先争优,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机制,营造“严谨、务实、创新、卓越、诚信”的企业文化,建立积极向上的道德准则,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逐步形成一种创先争优文化,使争创先进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自觉行动,提升企业文化魅力。
创先争优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应坚持系统创新,使之成为今后党建的系统工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创先争优的科学化水平。 (孙勤)
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凝聚创先争优元素,不断丰富历史铸造的企业精神,使之成为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引擎,是做优做强中央企业的深刻命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集团公司总结回顾核工业半个多世纪以来研制“两弹一艇”和成为核电开拓者、领跑者、技术创新者的辉煌历程,传承核工业的创先争优精神,为企业的改革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一、创先争优是形成企业精神的不竭源泉
半个世纪以来,核工业伴随着创业、创新、创造的伟大进程,始终传承着创先争优的基因,孕育形成了“两弹一艇”精神,并以“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为价值取向。张德江同志曾说过,“四个一切”精神不仅是核工业精神,也是我们党的精神,我们国家的精神,我们民族的精神,愈来愈显示出时代价值。
创先争优与时俱来,是强军保国的“潜意识”。优秀和先进是共产党员本质的特征和追求。核工业过去的创业时期,以国家需要为重任,成千上万创业者踏上茫茫戈壁、高寒草原、穷山僻岭,以天为被、地为褥,隐姓埋名,默默坚守,以身许国,把个人的命运、热情和价值融入到一个民族与国家兴旺发达的伟大事业里,让核威慑在国家安全和改革开放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使“两弹一艇”精神成为激励国人奋发向上、为国家和民族强盛而拼搏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党中央英明决策,集全国之力发展核工业,这为核工业人注入了“兴奋剂”,迸发了创先争优的潜能,激励核工业人开创奇迹。
创先争优与时俱进,是自主创新的“核动力”。创先争优随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核工业现在的创新时期,以争创为“核动力”,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紧密结合“四强四优”总要求,以“提升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为载体,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排头、当先锋,不断促进科技创新。2011年,在核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新型核反应堆、新材料、新技术、新型装备制造等方面都得了重大突破,这些自主创新成果彰显了创先争优放射出的动力、热量和电能。
创先争优与时俱存,是竞争力的“驱动软件”。 李源潮同志说,“如果个个争先进、个个做优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将是不可战胜的。”核工业在未来的创造时期,将面临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做强做优,打造世界一流企业,需要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驱动软件”,安装“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规定程序,让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坚强堡垒,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成为先锋旗帜,创造一个新的核工业,从而实现安全高效发展。这个“驱动软件”更是保障核安全的杀毒软件,输入最先进的科技程序,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国家放心、让社会放心、让人民放心。
二、创先争优是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
创先争优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成果,是党建工作的宝贵财富。这也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了核工业精神,不断增强企业决策层的魄力,稳筑共产党员的定力,激发干部员工的活力,使核工业十万大军把智慧、干劲和激情都凝聚到又好又快、安全高效发展的事业中来,更加自觉地以创先争优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以创先争优精神引领集团公司科学决策。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瞄准“做强做优、世界一流”愿景,对标一流,争创一流。在创先争优中,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树立“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奠定科学决策基础;进一步提升发展战略,以“集团运作、专业经营,科技兴核、人才强企,精益管理、双资推进”为经营方针,全面推进流程再造;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坚持“三重一大”制度,规范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水平。
把创先争优精神转化为共产党员自觉行动。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员要坚持把创先争优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工作、作为一种追求融入人生。”这就要求把创先争优转化为自觉行动。建立定期评议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典型示范机制和支持保障机制,从制度上激励党员付诸行动。深入开展走访100个基层党支部、100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双百 ”访谈活动,全面推行亮身份、搭载体、作承诺、搞评议、抓兑现的“五步工作法”等,从活动上激发党员自觉行动。大力倡导“我承诺、我努力、我兑现”,有效促使目标任务分解和落实。开展“筑坚强堡垒、树先锋旗帜”主题活动,营造争当先锋、争创一流的“双争”氛围。
用创先争优精神培育干部员工价值取向。创先争优就是要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形成争创先进的价值观。通过培育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形成鲜明、强劲、富有特色的价值舆论导向;通过党建带群建,植入企业文化中,融入员工观念里。集团公司深入开展向“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楷模”徐 学习活动,组织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为干部员工树立“身边的榜样”,吸引更多职工加入创先争优行列。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员工奖励暂行办法》,形成分层次、经常化的激励体系,培养人人可争先、人人能立功的价值观念,使创先争优成为企业全员追求的价值取向。
三、创先争优是发扬企业精神的重大引擎
创先争优活动已进入总结时期,但创先争优是永无止尽的,它将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挥作用,释放效应,为企业科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发扬企业精神注入新的文化精髓。
从短板到长板,释放标杆效应。创先争优是“短板”变“长板”、“长板”变“标杆”的有力工具。通过国际对标,拉高标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先进典型树标杆,发挥党员的标杆示范效应;用现身说法,让“长板”引领“短板”,发挥标杆的激励效应;开小灶,以先进为榜样整顿改进落后,让“短板”变长,发挥标杆的带动效应。
从形式到内涵,释放常态效应。创先争优活动已经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机制,但不再仅仅停留在活动上,而要从外在的形式需要转为内在的需求,克服一些党员中存在的搭便车现象,着力解决党员整体先进性问题;克服一些形式主义倾向,着力解决创先争优的时效性问题;克服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做法,着力解决推进工作的创新性问题,使创先争优成为受欢迎、爱参加、起作用的常态载体。
从制度到行为,释放文化效应。制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习惯变则文化变。通过创先争优,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机制,营造“严谨、务实、创新、卓越、诚信”的企业文化,建立积极向上的道德准则,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逐步形成一种创先争优文化,使争创先进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自觉行动,提升企业文化魅力。
创先争优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应坚持系统创新,使之成为今后党建的系统工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创先争优的科学化水平。 (孙勤)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1
2020-08-03
- 又一位70后央企高管步入省部级
2020-06-16
- 两会访谈丨舒印彪纵谈能源“十
2020-05-31
- 补贴退坡,海上风电压力山大 地
2020-05-06
-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
2020-03-23
热点排行
- · 国资委关于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紧盯“四风”问题 坚持不懈正风肃纪的通知
- ·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 · 国家电网正局级干部“房哥”魏庆海终审获刑
- · 《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 2019年煤炭产能预增1亿吨
- · 贵州组建乌江能源集团
- · 西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换人!难道是和国机合并的前奏?
- · 落选十九大中央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的落马是否早有征兆?
- · 彭华岗升任国资委秘书长,白英姿升任国资委总会计师
- · 国网南网2019年工作会议透露发展“新”战略
- · 安徽省能源局印发《2019年电力直接交易实施方案》 交易规模750亿千瓦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