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湖北公司:强化燃料管理,助力效益提升
2013-06-09 10:15:4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今年以来,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持续坚持价值思维理念,紧抓市场机遇,强化精细管理,以燃料管理提升为契机,抓市场、严对标、通瓶颈、强管理、重监督,多措并举,重拳出击攻克燃料管理短板,全力降低发电成本,确保度电效益最大化,力促企业管理效益双提升。今年1-5月份,湖北公司入厂标煤单价同比、环比均大幅下降,供电煤耗同比下降6.79克/千瓦时,燃料管理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集聚了正能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学研判市场,调整采购策略。今年以来,燃煤供应趋势有所缓和,湖北公司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动态,处理好煤炭采购与设备检修、计划电量、季节差、结构差之间的关系。按照“低价多存、丰存枯用”的原则,超前谋划,占领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实现优质燃煤采购与储存的有机结合,持续优化进煤结构,不断提升煤质和库存。目前,湖北公司各单位煤场均保持充足库存,为即将到来的迎峰度夏攻坚战做好了准备。
引入预算管理,深度对标挖潜。在深入分析、研判煤炭市场的同时,湖北公司认真开展燃料成本测算和对标工作。在员工中树立“度电效益最大化”和“算好账、算了再干”的思想,大力实施“三同价格对标”管理,入厂煤、入炉煤标单及煤耗等燃煤关键指标,每月在同区域、同行业、同类型电厂之间以及集团公司系统标杆企业之间进行比对分析、查找不足,及时纠偏、追赶先进。根据煤炭市场变化测算度电边际贡献值,指导调整燃煤采购策略,动态优化来煤结构,有效降低燃料采购成本。今年以来,湖北区域各单位入厂煤标单呈逐月下降趋势,5月份区域累计入炉标单低于全区域16元/吨,处于全省最好水平。
打通供应渠道,化解制约瓶颈。长期以来,地处湖北的火力发电企业主要依靠铁路运输来保障煤炭供应,有限的铁路运力成为了制约企业煤炭采购的瓶颈。为此,湖北西塞山公司利用靠近长江航道的区位优势,解放思路,大胆创新,从2011年开始,想方设法在湖北区域打通了“海进江”的水路通道,极大地改善了来煤结构,降低了煤炭采购成本。2012年,该公司水运煤比例超过70%;今年通过“海进江”通道,采购煤炭近70万吨。采用“海运、铁运、汽运”三管齐下的方式保障燃煤供应,有效保障了机组的口粮供应。
强化过程管理,控制燃料成本。湖北公司坚持以效益为中心,针对燃料管控手段、厂内库存管理、采制化等关键环节,加强精细化管理,着力优化工作流程,努力消除薄弱环节,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黄石热电厂为规范管理,编制了码头监装、入厂煤计量、采制化全过程的各岗位工序卡等17个,工序卡融作业指导书及操作标准于一体,使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流程规定和质量保证。同时,湖北公司还通过指导帮助基层企业推进数字化煤场和标准化验室建设,细化热值差、入厂煤质验收、火车煤接卸等各环节的管理,做好煤场防风、防自燃措施,做好配煤掺烧工作,加大亏吨、亏卡索赔力度等举措,使燃料全过程管理达到精细化要求,促进了燃料 “四化”水平的提升。
加大效能监察,堵塞管理漏洞。湖北公司强化对燃料的效能监察力度,在来煤采制化、在线监控系统、设备完好、煤场库存、烟煤采购等多个方面“把脉”燃料管理,全力打造燃料阳光工程。襄阳公司将检修工艺中的W、H点引入到质检工序中,对关键节点、重点工序进行严格管控;西塞山公司结合“数字化煤场”工作,燃料现场监控安装达103处;黄石电厂建立共采共制监控室,由专业人员对采制化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模式下,实现燃料管理工作的可控、在控,确保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
畅通的供应渠道和高性价比的煤炭供给,为湖北公司超时间进度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入炉煤标单保持湖北区域最优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研判市场,调整采购策略。今年以来,燃煤供应趋势有所缓和,湖北公司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动态,处理好煤炭采购与设备检修、计划电量、季节差、结构差之间的关系。按照“低价多存、丰存枯用”的原则,超前谋划,占领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实现优质燃煤采购与储存的有机结合,持续优化进煤结构,不断提升煤质和库存。目前,湖北公司各单位煤场均保持充足库存,为即将到来的迎峰度夏攻坚战做好了准备。
引入预算管理,深度对标挖潜。在深入分析、研判煤炭市场的同时,湖北公司认真开展燃料成本测算和对标工作。在员工中树立“度电效益最大化”和“算好账、算了再干”的思想,大力实施“三同价格对标”管理,入厂煤、入炉煤标单及煤耗等燃煤关键指标,每月在同区域、同行业、同类型电厂之间以及集团公司系统标杆企业之间进行比对分析、查找不足,及时纠偏、追赶先进。根据煤炭市场变化测算度电边际贡献值,指导调整燃煤采购策略,动态优化来煤结构,有效降低燃料采购成本。今年以来,湖北区域各单位入厂煤标单呈逐月下降趋势,5月份区域累计入炉标单低于全区域16元/吨,处于全省最好水平。
打通供应渠道,化解制约瓶颈。长期以来,地处湖北的火力发电企业主要依靠铁路运输来保障煤炭供应,有限的铁路运力成为了制约企业煤炭采购的瓶颈。为此,湖北西塞山公司利用靠近长江航道的区位优势,解放思路,大胆创新,从2011年开始,想方设法在湖北区域打通了“海进江”的水路通道,极大地改善了来煤结构,降低了煤炭采购成本。2012年,该公司水运煤比例超过70%;今年通过“海进江”通道,采购煤炭近70万吨。采用“海运、铁运、汽运”三管齐下的方式保障燃煤供应,有效保障了机组的口粮供应。
强化过程管理,控制燃料成本。湖北公司坚持以效益为中心,针对燃料管控手段、厂内库存管理、采制化等关键环节,加强精细化管理,着力优化工作流程,努力消除薄弱环节,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黄石热电厂为规范管理,编制了码头监装、入厂煤计量、采制化全过程的各岗位工序卡等17个,工序卡融作业指导书及操作标准于一体,使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流程规定和质量保证。同时,湖北公司还通过指导帮助基层企业推进数字化煤场和标准化验室建设,细化热值差、入厂煤质验收、火车煤接卸等各环节的管理,做好煤场防风、防自燃措施,做好配煤掺烧工作,加大亏吨、亏卡索赔力度等举措,使燃料全过程管理达到精细化要求,促进了燃料 “四化”水平的提升。
加大效能监察,堵塞管理漏洞。湖北公司强化对燃料的效能监察力度,在来煤采制化、在线监控系统、设备完好、煤场库存、烟煤采购等多个方面“把脉”燃料管理,全力打造燃料阳光工程。襄阳公司将检修工艺中的W、H点引入到质检工序中,对关键节点、重点工序进行严格管控;西塞山公司结合“数字化煤场”工作,燃料现场监控安装达103处;黄石电厂建立共采共制监控室,由专业人员对采制化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模式下,实现燃料管理工作的可控、在控,确保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
畅通的供应渠道和高性价比的煤炭供给,为湖北公司超时间进度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入炉煤标单保持湖北区域最优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
2021-04-09
- 开工即冲刺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3
2021-02-19
- 河北建投集团召开2019年度中期
2019-09-14
- 风继续吹,粤电惠来电厂AGC储能
2019-06-30
- 内蒙古续建/拟建16个大型火电
2019-06-1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