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山东公司:度电必争 增盈提效
2012-10-12 10:39:1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今年以来,国电山东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和市场营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山东省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竞争异常激烈等严峻局面,大力开展“抢电量、控煤价、保目标”活动,内强管理,外争市场,电量计划和电价政策争取、开拓外部市场和电量内部优化等均取得突破,为企业增盈提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强抓机遇 抢发电量
山东公司牢固树立“度电必争”的思想,在保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迎峰度夏、今冬明春发电的大好时机,用好政策、争取支持,大力推进风火发电权交易。加强与电网调度中心的沟通,及时掌握电网供需平衡情况,千方百计提高机组负荷率。年初,该公司上下采取多种形式、多层面积极主动地向省经信委和山东电网反映企业困难和诉求,依靠智慧营销和企业多年树立的良好口碑,赢得了理解和支持。对外努力开展市场营销工作,牢牢把握电力市场行情,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动态,积极争取外送电、交易电、直供电等计划外电量,在有发电边际利润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力争多发有效益的电。按照“往前赶、前紧后促”的原则,该公司争取月度电量计划并努力争取超额完成,电量计划完成率和机组利用小时数均已居山东省各发电集团首位。截至目前,山东公司争取到年度基数内发电量计划398.2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44亿千瓦时;争取储煤奖励电量计划25.33亿千瓦时;争取大用户直购电电量1.8亿千瓦时,争取自备电厂替代电量计划2.84亿千瓦时;结合发电单位变动成本情况,内部优化转移发电量计划3亿千瓦时,增加效益1000万元以上。
开拓市场 智慧营销
热力营销是整个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公司将“全员营销”、“智慧营销”等先进理念贯彻到热力营销中,树立“用户至上”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供热质量,建立长期稳定的用户关系,多供热,以热补电,提高企业发电效益。
该公司努力做好市场热用户调查,及时掌握供热用户需求,主动与潜在的热用户联系,从用户的角度积极宣传集中供热好处;根据热力市场需求情况,适时进行机组供热改造,扩大供热半径,提高供热能力,满足用户需求;提前布局,积极培育工业热用户,确保工业用热量稳定增长;积极争取新机电热价和脱硝机组电价政策;提前同物价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政策动态和第一手信息,根据风电项目、供热机组改造、脱硫和脱硝工程进度情况,提前介入并申报电价。山东公司所有火电、风电机组上网电价、脱硫电价和供热机组热价均及时出台并执行到位,截至9月底,公司完成供热量271.96万吉焦,同比增加133.83万吉焦,增长96.89%。
优化结构 调控煤价
9月初,山东公司在济南组织召开2012年市场煤重点客户座谈会,旨在于在年底前彻底取缔市场煤中间商,进一步优化进煤结构,直接与煤炭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形成煤矿―铁路―电厂“两点一线”的煤炭采购格局,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今年该公司采取四项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利润指标:一是增强预算约束,最大限度压缩开支,做到管理费用年度不超预算,季度、月度均衡发生,从而规避管理风险。二是充分利用当前煤炭市场转变的有利时机,拓展合作伙伴。三是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划分区域包保责任人,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四是严格控制资金风险。加强付款资金风险评估,对具有风险的预付资金要实行“零预付”,使经营工作全部在良性无资金风险的状态下运营,既保障了用煤需求,又降低了煤炭价格,还获得奖励电量,储煤综合效益得到有效释放。
加强管理 增盈提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山东公司在保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攻坚克难,深入挖潜,做好争抢电量的基础工作。根据“两个细则”规定,公司针对不同的机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运行措施,采用不同的运行方法,加强设备运行管理,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运值人员作用,加强与电网调度的日常协调沟通,提高机组的日负荷率;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专注经营、创造效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科学安排机组检修时间,做到有电能发,有电多发。
山东公司对照苏龙找准企业转型和挖潜增效的关键点和着力点,采取“日分析耗差、周核成本、月核利润”的工作机制,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逐步树立“大经营”理念。努力加强企业战略思维和市场意识,增强对宏观经济、国家政策的研究把握,提高对电力市场、煤炭市场信息的敏感度和精准研判能力。
截至9月底,山东公司完成发电量319.43亿千瓦时,机组利用小时数完成4203小时,居山东省各发电集团首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47亿元,同比增加7.7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83亿元,同比增加9.1亿元。(王作广 杨军 张剑锋)
强抓机遇 抢发电量
山东公司牢固树立“度电必争”的思想,在保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迎峰度夏、今冬明春发电的大好时机,用好政策、争取支持,大力推进风火发电权交易。加强与电网调度中心的沟通,及时掌握电网供需平衡情况,千方百计提高机组负荷率。年初,该公司上下采取多种形式、多层面积极主动地向省经信委和山东电网反映企业困难和诉求,依靠智慧营销和企业多年树立的良好口碑,赢得了理解和支持。对外努力开展市场营销工作,牢牢把握电力市场行情,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动态,积极争取外送电、交易电、直供电等计划外电量,在有发电边际利润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力争多发有效益的电。按照“往前赶、前紧后促”的原则,该公司争取月度电量计划并努力争取超额完成,电量计划完成率和机组利用小时数均已居山东省各发电集团首位。截至目前,山东公司争取到年度基数内发电量计划398.2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44亿千瓦时;争取储煤奖励电量计划25.33亿千瓦时;争取大用户直购电电量1.8亿千瓦时,争取自备电厂替代电量计划2.84亿千瓦时;结合发电单位变动成本情况,内部优化转移发电量计划3亿千瓦时,增加效益1000万元以上。
开拓市场 智慧营销
热力营销是整个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公司将“全员营销”、“智慧营销”等先进理念贯彻到热力营销中,树立“用户至上”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供热质量,建立长期稳定的用户关系,多供热,以热补电,提高企业发电效益。
该公司努力做好市场热用户调查,及时掌握供热用户需求,主动与潜在的热用户联系,从用户的角度积极宣传集中供热好处;根据热力市场需求情况,适时进行机组供热改造,扩大供热半径,提高供热能力,满足用户需求;提前布局,积极培育工业热用户,确保工业用热量稳定增长;积极争取新机电热价和脱硝机组电价政策;提前同物价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政策动态和第一手信息,根据风电项目、供热机组改造、脱硫和脱硝工程进度情况,提前介入并申报电价。山东公司所有火电、风电机组上网电价、脱硫电价和供热机组热价均及时出台并执行到位,截至9月底,公司完成供热量271.96万吉焦,同比增加133.83万吉焦,增长96.89%。
优化结构 调控煤价
9月初,山东公司在济南组织召开2012年市场煤重点客户座谈会,旨在于在年底前彻底取缔市场煤中间商,进一步优化进煤结构,直接与煤炭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形成煤矿―铁路―电厂“两点一线”的煤炭采购格局,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今年该公司采取四项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利润指标:一是增强预算约束,最大限度压缩开支,做到管理费用年度不超预算,季度、月度均衡发生,从而规避管理风险。二是充分利用当前煤炭市场转变的有利时机,拓展合作伙伴。三是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划分区域包保责任人,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四是严格控制资金风险。加强付款资金风险评估,对具有风险的预付资金要实行“零预付”,使经营工作全部在良性无资金风险的状态下运营,既保障了用煤需求,又降低了煤炭价格,还获得奖励电量,储煤综合效益得到有效释放。
加强管理 增盈提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山东公司在保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攻坚克难,深入挖潜,做好争抢电量的基础工作。根据“两个细则”规定,公司针对不同的机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运行措施,采用不同的运行方法,加强设备运行管理,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运值人员作用,加强与电网调度的日常协调沟通,提高机组的日负荷率;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专注经营、创造效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科学安排机组检修时间,做到有电能发,有电多发。
山东公司对照苏龙找准企业转型和挖潜增效的关键点和着力点,采取“日分析耗差、周核成本、月核利润”的工作机制,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逐步树立“大经营”理念。努力加强企业战略思维和市场意识,增强对宏观经济、国家政策的研究把握,提高对电力市场、煤炭市场信息的敏感度和精准研判能力。
截至9月底,山东公司完成发电量319.43亿千瓦时,机组利用小时数完成4203小时,居山东省各发电集团首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47亿元,同比增加7.7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83亿元,同比增加9.1亿元。(王作广 杨军 张剑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
2021-04-09
- 开工即冲刺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3
2021-02-19
- 河北建投集团召开2019年度中期
2019-09-14
- 风继续吹,粤电惠来电厂AGC储能
2019-06-30
- 内蒙古续建/拟建16个大型火电
2019-06-1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