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江苏:文化兴企的“生动演绎”
2011-11-11 10:16:2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初冬时节,穿行在华电江苏分公司的企业之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正在迸发:
-----企业规模由2003年成立之初的208万千瓦增长至目前500万千瓦,这一成绩是在淘汰落后产能126万千瓦背景下取得的;企业结构由成立之初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28%跃升到目前的92%;至2011年9月底供电煤耗比2005年末降低76克/千瓦时,33万千瓦及66万千瓦机组煤耗水平名列华电集团公司前茅;企业贡献度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煤价不断上涨的严峻形势下,多年稳居华电集团“第一方阵”……
奇迹源自何处?动力出自哪里?
华电江苏分公司总经理白绍桐、党组书记顾干坦言:华电江苏的发展之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基固本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在华电集团以“创造可持续价值”为核心的《华电宪章》引领下,华电江苏文化兴企之路契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文化领航孕育企业发展的GPS
谈起公司的发展路径,白绍桐掰开手指,讲了五个方面:一是狠抓了“顶层设计”,重构了华电江苏的企业文化、重新修订了分公司《2009--2013年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分公司五年发展目标,用他的话说是“方向明,还要目标清”;二是强化了执行;三是注重机制和技术的创新;四是突出了思想的解放;五是坚定不移地创先争优。而贯穿其中的是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
认知,源于集团的期盼和华电江苏的实际。近三年来,集团公司领导在视察该公司时,明确要求“华电江苏的发展要与江苏发达地区的地位相适应、要争当集团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排头兵”……
纵观江苏分公司自身的发展,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2009年以前,发电市场占有份额较少、人员负担较重、单机容量不大,在竞争激烈的区域发电侧“环比”中处于劣势地位。
差距就是压力,现实催人警醒。
落差,表现在结构性矛盾上,核心是观念的差异和文化的滞后。
2010年,江苏分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带着这一问题在对所属企业和先进同行进行深入调研后认为,走传统路径只会落后于人。以文化的重构解放思想、激活思路,矗起引领新一轮发展的GPS。
这一年,江苏分公司在年度和年中工作会议上,两度以“解放思想”为主题,掀起了“头脑风暴”。
这一年,在“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引领下,在深刻研究发电市场竞争规律、自身发展规律、经验以及江苏“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基础上,江苏分公司提出了“工作注重成效,以是否有利于企业安全、效益、和谐稳定、员工身心健康为衡量标准”的价值文化核心内涵,确立了“成本领先、差异化发展、多元化经营”为竞争策略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旨在实现“华电的一流企业、职工的幸福家园”的愿景目标。其中,“成本领先”就是要以价值思维的尺子衡量决策,把精益化管理要求落到每个节点,用市场化的思路争取政策和环境。“差异化发展”就是改变传统的发展路径和跟随战略,错位迅跑,通过率先发展燃气发电机组、分布式能源,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港电一体化燃煤发电机组等,努力改善装机结构。“多元化经营”就是在发展好“以电为主”的同时,积极推进煤炭经营及机组检修等,拓宽发展通道,拓展赢利空间。“华电的一流企业”意味着企业盈利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干部能力一流、员工素质一流……
文化引领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据该公司规划发展部同志介绍,目前企业燃气发电机组在江苏已居“龙头”地位,句容发电公司2台100万千瓦级机组正式开工建设,望亭发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已经投入商业运行,分布式能源、风电、太阳能同步发展。预计“十二五”末华电江苏装机将超过1000万千瓦。
“没有文化的领先就没有华电江苏今天发展的率先”,白绍桐如是说。
让创新文化成为企业的DNA
文化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翻开江苏分公司近两年科学发展的成绩单,许多成果令人瞩目:首批集团公司五家五星火电企业,江苏公司企业“榜上有名”;综合煤价“环比”控制最好;煤耗指标名列前茅;各项经营指标在近两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成本急剧增加的形势下,均达到和超过预期……
这背后,创新文化是其砥砺向前的关键因素。
自华电开展“管理创新年”活动以来,创新已经融入生产、基建、管理的方方面面。采访中,一份正在拟定《江苏分公司价值动态检修管理办法》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分公司副总经理戴军介绍说:“这是围绕‘成本领先’,在总结过去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作出的创新尝试,旨在打破常规惯性思维检修方式,核心是研究检修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即检修的目的不仅基于安全及设备健康状况,而且基于提高机组运行效率、降低煤耗、厂用电率等,只要产出投入比足够高,就必须检修或改造”。
投资2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4台33万千瓦机组热力系统优化及汽轮机汽封改造,使机组供电煤耗下降了3克以上,年节约标煤24000吨,年节约发电成本2000万元;完成了30万级机组的锅炉微油点火改造,节油率达到50%以上……戴军认为按照这一思路,近两年来江苏分公司已经在技改上尝到很多“甜头”。
目前,公司将对4台30万机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改造后至少降10克煤耗(理论测算是降15克)。
创新激发活力,创新永无止境。
在旁听江苏公司月度煤炭专题协调会时,记者了解到该区域燃煤电厂地处内河、运输环节多、煤炭供货方相对分散,该会议最大的特点是有效发挥了分公司整体资源优势,在分析预测下一阶段煤炭、运输价格趋势的基础上,统筹决定各厂煤炭采购的品种、数量、价格、存煤量。主持会议的分公司副总经理陈海斌笑言,这样的会议也是一种思路创新,“窍门”就是改变过去各厂分别决策煤炭采购的模式。此外,他还介绍了江苏公司根据电力市场变化,结合自身优势,合理摆布电量结构、争取政策环境的一些创新做法。
陪同的江苏公司人员告诉记者,面对近年来煤价高涨、银根紧缩和利率上调,该区域加大低质煤掺烧力度,三年至少降低燃料成本7000多万元。抢在国家银根紧缩前,提前争取银行20多亿的授信额度,不仅保证了资金来源,也锁定了合适利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为建设坚强本部、完善市场化环境下的责任考核体系,2010年以来,公司在机制创新上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方面明确分公司本部与所属企业各自的管理界面、职责及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出台《企业领导人员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本部员工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全员绩效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绩效管理制度。
用白绍桐的话说:“就是要着力抓好需要管、管得了、管得好的,放掉不该管、重复管、管不到位、管不好的”。
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品格和企业地位,这是公司的又一“智胜”之道。
幸福的员工才是更具执行力的员工
今年7月新疆喀什地区相继发生暴力恐怖事件,事发地距离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16名援疆人员居住点仅数百米。突发恐怖事件发生后,分公司和戚电公司领导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详细了解援疆人员安全情况,并迅速联系华电新疆公司和喀什二期发电有限公司,要求全力保护援疆人员安全。出乎领导意外的是他们不仅保护了自身安全,且在临时党支部带领下,参与了喀什电厂的治安巡逻,并在其他单位调试人员无法及时到岗的情况下,主动顶班,在危难之际树起了华电江苏人高效执行的“品牌”。
今年8月6日,强台风“梅花”过境苏州,获知预警信息后,地处苏州的望亭发电厂迅速成立了7个应急小组,数百名干部职工24小时坚守升压站、电缆坑、循泵房及其他低洼设备区域。台风正面侵袭后,暴雨如注,许多党员干部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与应急小组人员齐心协力奋战暴雨强风,全力以赴展开设备维护抢修工作,共加固加高防护墙500余米,修复受损设备7台次,就地消除缺陷108条,保障了机组安全运行,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表彰为2011年度省迎峰度夏有功单位。
“幸福的员工才是更具执行力的员工”事后电话采访时,员工们的一席话至今让记者印象深刻。
吕荣超,扬电食堂员工,2010年最高兴的就是在分公司开展的涵盖安全、节能、基建、营销、创新、服务、敬业等岗位之星的评比中,当选为“服务之星”,与他一起同时当选的还有其他单位从事辅助岗位工作的司机、医务人员。
说起这一变化,总经理白绍桐认为“就是要让所有敬业的员工感受到分公司党组的关注,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9月26日,从扬电、戚电、望亭发电厂选拨出的145名句容电厂首批生产准备人员报到当天,党组书记顾干就要求句电领导切实做好员工的后勤保障和培训工作。
华电江苏分公司纪检组长、工会主席胡永庆笑称“所有领导都是工会主席,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瞄准‘华电的一流企业,职工的幸福家园’这一企业愿景”。
文化“下沉”基层,收获的是笑脸,锻造的是执行力。
“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员工温馨的“家园”,成才的“学校,这方面我们在‘人本’文化、‘和谐’文化上做了许多工作”,他接着说。
公司在大力宣贯《华电宪章》、分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以文化陶冶人。2011年,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江苏分公司相继组织了分公司系统文艺汇演、红歌大家唱、重走红色征程以及征文、演讲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自觉与自主教育氛围。加快制定分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和重点任务分解表,分别开展分公司、企业、部门、班组四个层面的培训教育,持续开展全员“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今年仅分公司层面的比武竞赛活动就举行了6次,满足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该公司着力培育如“徐健创新工作室”、“高桂锋煤样制备法”等立得稳、影响深、活力强、辐射广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处处有先进,人人学先进”的创先争优生动局面……
把“幸福指数”写在员工的笑脸上,化为员工自觉自愿的执行力,华电江苏“人本文化”与“和谐文化”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假如把你们做的这些看作一张考卷,那将来离开江苏分公司时,您希望这里的员工给你们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和分数”?采访结束时,记者向白绍桐和顾干提出了一个问题。
“希望员工评价我们“是个干事创业的领导”,肯定我们文化兴企的思路。分数吗?争取80分左右吧,比及格要好,但到满分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金秋阳光的里,两位领导真诚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企业规模由2003年成立之初的208万千瓦增长至目前500万千瓦,这一成绩是在淘汰落后产能126万千瓦背景下取得的;企业结构由成立之初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28%跃升到目前的92%;至2011年9月底供电煤耗比2005年末降低76克/千瓦时,33万千瓦及66万千瓦机组煤耗水平名列华电集团公司前茅;企业贡献度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煤价不断上涨的严峻形势下,多年稳居华电集团“第一方阵”……
奇迹源自何处?动力出自哪里?
华电江苏分公司总经理白绍桐、党组书记顾干坦言:华电江苏的发展之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基固本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在华电集团以“创造可持续价值”为核心的《华电宪章》引领下,华电江苏文化兴企之路契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文化领航孕育企业发展的GPS
谈起公司的发展路径,白绍桐掰开手指,讲了五个方面:一是狠抓了“顶层设计”,重构了华电江苏的企业文化、重新修订了分公司《2009--2013年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分公司五年发展目标,用他的话说是“方向明,还要目标清”;二是强化了执行;三是注重机制和技术的创新;四是突出了思想的解放;五是坚定不移地创先争优。而贯穿其中的是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
认知,源于集团的期盼和华电江苏的实际。近三年来,集团公司领导在视察该公司时,明确要求“华电江苏的发展要与江苏发达地区的地位相适应、要争当集团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排头兵”……
纵观江苏分公司自身的发展,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2009年以前,发电市场占有份额较少、人员负担较重、单机容量不大,在竞争激烈的区域发电侧“环比”中处于劣势地位。
差距就是压力,现实催人警醒。
落差,表现在结构性矛盾上,核心是观念的差异和文化的滞后。
2010年,江苏分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带着这一问题在对所属企业和先进同行进行深入调研后认为,走传统路径只会落后于人。以文化的重构解放思想、激活思路,矗起引领新一轮发展的GPS。
这一年,江苏分公司在年度和年中工作会议上,两度以“解放思想”为主题,掀起了“头脑风暴”。
这一年,在“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引领下,在深刻研究发电市场竞争规律、自身发展规律、经验以及江苏“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基础上,江苏分公司提出了“工作注重成效,以是否有利于企业安全、效益、和谐稳定、员工身心健康为衡量标准”的价值文化核心内涵,确立了“成本领先、差异化发展、多元化经营”为竞争策略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旨在实现“华电的一流企业、职工的幸福家园”的愿景目标。其中,“成本领先”就是要以价值思维的尺子衡量决策,把精益化管理要求落到每个节点,用市场化的思路争取政策和环境。“差异化发展”就是改变传统的发展路径和跟随战略,错位迅跑,通过率先发展燃气发电机组、分布式能源,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港电一体化燃煤发电机组等,努力改善装机结构。“多元化经营”就是在发展好“以电为主”的同时,积极推进煤炭经营及机组检修等,拓宽发展通道,拓展赢利空间。“华电的一流企业”意味着企业盈利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干部能力一流、员工素质一流……
文化引领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据该公司规划发展部同志介绍,目前企业燃气发电机组在江苏已居“龙头”地位,句容发电公司2台100万千瓦级机组正式开工建设,望亭发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已经投入商业运行,分布式能源、风电、太阳能同步发展。预计“十二五”末华电江苏装机将超过1000万千瓦。
“没有文化的领先就没有华电江苏今天发展的率先”,白绍桐如是说。
让创新文化成为企业的DNA
文化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翻开江苏分公司近两年科学发展的成绩单,许多成果令人瞩目:首批集团公司五家五星火电企业,江苏公司企业“榜上有名”;综合煤价“环比”控制最好;煤耗指标名列前茅;各项经营指标在近两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成本急剧增加的形势下,均达到和超过预期……
这背后,创新文化是其砥砺向前的关键因素。
自华电开展“管理创新年”活动以来,创新已经融入生产、基建、管理的方方面面。采访中,一份正在拟定《江苏分公司价值动态检修管理办法》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分公司副总经理戴军介绍说:“这是围绕‘成本领先’,在总结过去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作出的创新尝试,旨在打破常规惯性思维检修方式,核心是研究检修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即检修的目的不仅基于安全及设备健康状况,而且基于提高机组运行效率、降低煤耗、厂用电率等,只要产出投入比足够高,就必须检修或改造”。
投资2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4台33万千瓦机组热力系统优化及汽轮机汽封改造,使机组供电煤耗下降了3克以上,年节约标煤24000吨,年节约发电成本2000万元;完成了30万级机组的锅炉微油点火改造,节油率达到50%以上……戴军认为按照这一思路,近两年来江苏分公司已经在技改上尝到很多“甜头”。
目前,公司将对4台30万机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改造后至少降10克煤耗(理论测算是降15克)。
创新激发活力,创新永无止境。
在旁听江苏公司月度煤炭专题协调会时,记者了解到该区域燃煤电厂地处内河、运输环节多、煤炭供货方相对分散,该会议最大的特点是有效发挥了分公司整体资源优势,在分析预测下一阶段煤炭、运输价格趋势的基础上,统筹决定各厂煤炭采购的品种、数量、价格、存煤量。主持会议的分公司副总经理陈海斌笑言,这样的会议也是一种思路创新,“窍门”就是改变过去各厂分别决策煤炭采购的模式。此外,他还介绍了江苏公司根据电力市场变化,结合自身优势,合理摆布电量结构、争取政策环境的一些创新做法。
陪同的江苏公司人员告诉记者,面对近年来煤价高涨、银根紧缩和利率上调,该区域加大低质煤掺烧力度,三年至少降低燃料成本7000多万元。抢在国家银根紧缩前,提前争取银行20多亿的授信额度,不仅保证了资金来源,也锁定了合适利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为建设坚强本部、完善市场化环境下的责任考核体系,2010年以来,公司在机制创新上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方面明确分公司本部与所属企业各自的管理界面、职责及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出台《企业领导人员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本部员工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全员绩效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绩效管理制度。
用白绍桐的话说:“就是要着力抓好需要管、管得了、管得好的,放掉不该管、重复管、管不到位、管不好的”。
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品格和企业地位,这是公司的又一“智胜”之道。
幸福的员工才是更具执行力的员工
今年7月新疆喀什地区相继发生暴力恐怖事件,事发地距离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16名援疆人员居住点仅数百米。突发恐怖事件发生后,分公司和戚电公司领导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详细了解援疆人员安全情况,并迅速联系华电新疆公司和喀什二期发电有限公司,要求全力保护援疆人员安全。出乎领导意外的是他们不仅保护了自身安全,且在临时党支部带领下,参与了喀什电厂的治安巡逻,并在其他单位调试人员无法及时到岗的情况下,主动顶班,在危难之际树起了华电江苏人高效执行的“品牌”。
今年8月6日,强台风“梅花”过境苏州,获知预警信息后,地处苏州的望亭发电厂迅速成立了7个应急小组,数百名干部职工24小时坚守升压站、电缆坑、循泵房及其他低洼设备区域。台风正面侵袭后,暴雨如注,许多党员干部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与应急小组人员齐心协力奋战暴雨强风,全力以赴展开设备维护抢修工作,共加固加高防护墙500余米,修复受损设备7台次,就地消除缺陷108条,保障了机组安全运行,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表彰为2011年度省迎峰度夏有功单位。
“幸福的员工才是更具执行力的员工”事后电话采访时,员工们的一席话至今让记者印象深刻。
吕荣超,扬电食堂员工,2010年最高兴的就是在分公司开展的涵盖安全、节能、基建、营销、创新、服务、敬业等岗位之星的评比中,当选为“服务之星”,与他一起同时当选的还有其他单位从事辅助岗位工作的司机、医务人员。
说起这一变化,总经理白绍桐认为“就是要让所有敬业的员工感受到分公司党组的关注,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9月26日,从扬电、戚电、望亭发电厂选拨出的145名句容电厂首批生产准备人员报到当天,党组书记顾干就要求句电领导切实做好员工的后勤保障和培训工作。
华电江苏分公司纪检组长、工会主席胡永庆笑称“所有领导都是工会主席,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瞄准‘华电的一流企业,职工的幸福家园’这一企业愿景”。
文化“下沉”基层,收获的是笑脸,锻造的是执行力。
“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员工温馨的“家园”,成才的“学校,这方面我们在‘人本’文化、‘和谐’文化上做了许多工作”,他接着说。
公司在大力宣贯《华电宪章》、分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以文化陶冶人。2011年,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江苏分公司相继组织了分公司系统文艺汇演、红歌大家唱、重走红色征程以及征文、演讲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自觉与自主教育氛围。加快制定分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和重点任务分解表,分别开展分公司、企业、部门、班组四个层面的培训教育,持续开展全员“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今年仅分公司层面的比武竞赛活动就举行了6次,满足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该公司着力培育如“徐健创新工作室”、“高桂锋煤样制备法”等立得稳、影响深、活力强、辐射广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处处有先进,人人学先进”的创先争优生动局面……
把“幸福指数”写在员工的笑脸上,化为员工自觉自愿的执行力,华电江苏“人本文化”与“和谐文化”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假如把你们做的这些看作一张考卷,那将来离开江苏分公司时,您希望这里的员工给你们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和分数”?采访结束时,记者向白绍桐和顾干提出了一个问题。
“希望员工评价我们“是个干事创业的领导”,肯定我们文化兴企的思路。分数吗?争取80分左右吧,比及格要好,但到满分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金秋阳光的里,两位领导真诚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
2021-04-09
- 开工即冲刺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3
2021-02-19
- 河北建投集团召开2019年度中期
2019-09-14
- 风继续吹,粤电惠来电厂AGC储能
2019-06-30
- 内蒙古续建/拟建16个大型火电
2019-06-1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