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发展报告发布:2030年供应达6千亿立方
中国网财经12月11日讯 昨日,“2016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白皮书称,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潜力大,天然气资源供应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达到3600亿立方米以上。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供应能力达6000亿立方米以上。
报告显示,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初步形成多品种、多渠道的多元化供应和“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供气格局。稳定的供应和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了我国天然气的快速发展,天然气消费市场已遍及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同时,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试点改革探索取得阶段性突破。这些为未来天然气成为我国主体能源打下了良好基础。
十三五末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或达10-15%以上
报告称,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迅速,200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468亿立方米,2015年消费量增至1931亿立方米,年均增速16%,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速的3倍。
随着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持续推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将成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天然气将在我国扮演重要角色。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天然气消费量约140立方米,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额的比重约5.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7%。通过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力争2020年天然气在第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达到10%;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论坛上表示,十三五期间,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利用国内外天然气资源,大幅度提升天然气消费比重,把天然气作为主体能源将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必然为推动能源转型,争取天然气在十三五期间能够获得快速的发展,使十三五末天然气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0-15%以上,而成为主体能源之一(2015年的时候是5.9%)。
解决天然气储存设施建设因是行业发展当务之急
报告还称,新形势下世界能源清洁低碳方向和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对我国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破解制约天然气产业发展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强化环保、财税等政策支持,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实现中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表示,现在天然气发展面临一些体制上的问题。其中,解决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建设因是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天然气发展存在储气能力不足问题。中国现有的储气能力是50亿立方米,占我国年消费量的2.5%,在滞销情况下,还会出现阶段性气荒的尴尬局面,气荒问题将会影响政府包括市场对天然气使用方面的信心。
李雅兰表示,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基础设施确实不是很完善
包括了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对拉动内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部分地区天然气价格跟传统能源比较,确实还有偏高的情况;第四,上下游目前还没有形成合力。
天然气资源需在国内勘探开发上下工夫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认为,下一步针对天然气常态下运不出去,而特殊时段和个别地区保障不了的现实,应重点做好积极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拓展天然气的消费市场,提高天然气消费的比重应着力于拓展市场空间、保障天然气的工业安全三个方面的工作。
李仰哲指出,我国尚未开发的天然气资源还有很大的潜力,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可采资源量还有20多万亿立方米,如果说在国内勘探开发上多下工夫,就可以有效的缓解进口的压力。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 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新能
2019-09-14
- 泛在电力物联网深度报告: 建设
2019-09-13
- 《BP世界能源展望(2019年)》:电气
2019-04-10
- 全球储能市场跟踪报告(2018.Q4)
2019-02-24
- · 煤炭经济运行平稳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12月份煤炭运行和全年煤炭经济分析与未来展望
- · 可再生能源电力占全社会用电量26.5%,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 · 电规总院: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万亿千瓦时
- · 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19)》
- ·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热泵的现状与未来
- · 研究报告丨能源新常态 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
- · 2016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
- · 研报丨渐脱依赖 着眼全球,海上风电谱写“中国故事”
- · “新基建”将成南方五省区用电增长新动能
- · 报告|IEA:中国转向能源强度更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