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资料报告 > 行业分析 > 正文

数据缺失,如何判断中国电力产能是否过剩?

  2015-06-16 16:17:08    来源: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3月上旬,中电联发布的“中国电力工业现状与展望”预计2015年全国电力消费增速将比2014年有一定回升,估计同比增长4.5%左右。然而,日前其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仅为0.9%,不仅远低于预期的全年平均水平,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也骤然回落了4.3个百分点。另据了解,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8%,为1998年以来的年度最低,当时的增速为2.8%。而前4个月用电量0.9%的增速,也明显低于此水平。

  而在新增装机容量方面,预计今年全国仍将高达1亿千瓦,增速在7.5%左右。新增装机容量增速与用电量增速的巨大差别,也让电力产能是否过剩的问题愈发值得关注。产能过剩与否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国内在这方面又有哪些问题?国外情况又能提供哪些参考?

  设备利用小时数受青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位专家将设备发电利用小时数作为判定电力产能过剩与否的标准。据华电集团政策法律部主任陈宗法介绍,电力是产、供、销同时完成,无法大规模储存,所以判断产能过剩与否,最为直接的方法是观察发电机组的出力情况,即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业内一般认为,“全部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在4500小时、火电在5000小时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根据这一标准,多位专家认为2014年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因为201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仅为4286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电源结构,上述多位专家更倾向于火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华能技术经济研究院研究室主任韩文轩表示:“我国电源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例如,风电比例很高,装机接近1亿千瓦,而其利用小时数只有2000小时左右。所以,全部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已经不足以说明电力行业产能是否过剩。”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主要应该看火电的利用小时数,因为其他类型电源的装机规模和发电量比重还是比较小的。”

  国外经验不支持设备利用小时数标准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电联人士表示,“目前我国风电、太阳能、水电占总装机容量的1/3。这些电源与火电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同时,我国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明显挤占了火电份额。”他认为,由于电源装机结构的变化,火电动辄发到5500小时以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作为衡量标准的观点是片面的,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

  原能源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朱成章也明确表达了不同观点。他说,影响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的因素很多,包括电源结构、电力进出口数量、电力负荷利用小时数、电力供需余缺等。“电力供需余缺仅仅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仅靠发电利用小时数难以判断电力产能是否过剩。”

  据朱成章介绍,全球20个电力发达国家既不缺电也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他们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却存在明显差别。其中,最高的超过6000小时,而最低的不到2800小时。从20个国家火电设备利用小数来看,不管是作为主力发电机组,还是作为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的调峰、调频、备用电源,各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样差别悬殊,其程度甚至超过全部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其中最高的接近6000小时,而最低的仅为2100多小时。“这也说明,全部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与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都难以作为电力产能余缺的衡量指标。”

  备用率才是有章可循的衡量标准

  “衡量电力产能是否过剩的指标是备用率。”朱成章说,《中国电力百科全书》关于“电力系统备用容量”做了如下定义:“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为保持系统频率在规定值内并保证不间断向用户供电,电力系统发电设备容量除满足系统负荷需要外,预备一部分作备用的容量,备用容量包括负荷备用容量、事故备用容量和检修备用容量。”“备用容量一般为系统最大负荷的25%左右。一些国家已经采用计算电力不足概率(LOLP)的方法来确定备用容量。”

  “这里所说的25%就是备用率。备用率是衡量电力余缺最好的指标。”朱成章说,“备用率很小,其表现便是缺电;最严重的缺电是没有备用容量,甚至连电力系统负荷需要都不能满足;备用率越大,其表现就是电力产能过剩。”

  据了解,在电改多年之后,英国发现新电力竞争模式和新电力交易制度影响了发电商电源建设的积极性,电力备用率降低至10%左右,出现了缺电的苗头,所以决定采用容量电价和电力差价合约,来促进电源建设,挽救缺电的局面;美国加州在电改过程中,也出现过可用出力严重不足,为此加州采取了“两个20%政策”,即用户负荷下降20%,用户电价可获得20%优惠,从而降低了最大负荷,恢复到了合理的备用率,才走出了电力危机。

  完善统计数据是关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合理的备用率大小受多个因素影响,既与电力系统总容量大小有关,又与各国采取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有关。由于发达国家多按供用电合同供应电力,如果出现违约,就需要赔偿用户的经济损失,所以发达国家备用率较高,一般在30%以上。

  “但是我国目前缺少备用率的统计数据。”据朱成章介绍,计算备用率,关键要规范最大负荷的统计和可用容量的计算。因为可靠容量减去最大负荷就是备用容量,备用容量除以最大负荷就是备用率。“但目前国内只发布统调负荷,所以缺少科学、准确的最大负荷数据。”

  “同时,目前国内也缺乏备用率相关研究。例如,对于可用容量的计算,便缺乏公认的方法。”一位不愿具名的国电电网公司数据统计人士说,“目前电网在计算可用容量时,风电只按照并网装机容量的20%计算,光伏发电则不计入,因为其装机容量太小,并且发电利用小时数太低。”

  “此外,还要弄清楚电力进出口数量。”朱成章说,“只有把这些上述各个指标弄清楚了,才能判断电力产能过剩与否。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撑,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与展望

2020-08-03

一图了解运行核反应堆最多的国

2020-02-22

2018储能盘点:电化学储能项目投

2019-02-02

2018年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市场投

2019-01-24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8年

2019-01-18

热点排行
  • · 2019年上半年火电发展报告丨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下滑明显
  • · 2018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榜单发布!
  • · 2019年1-5月光伏装机同比减少7.16GW!中电联发布1-5月电力工业运行报告!
  • · 中国水电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 · 智能电表换“芯” 三强争夺市场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 · 《BP世界能源展望》2019中文版发布
  • · 国际水电协会《2018水电现状报告 行业趋势及思考》:永续发展 引领世界
  • · 中国能源发展趋势
  • · 中国电力中长期发展趋势六大判断:需求侧资源与新型储能迎来发展机遇期
推荐阅读
  • ·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18年上半年能源形势、政策及展望
  • · 财富世界500强发布,全球电网企业排位分析
  • · 中国售电公司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电改多模式探索试点格局已经形成
  • · 2018年我国电力行业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分产业累计用电量分析
  • ·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7》:清洁能源成美丽中国新动能,实现新作为,能源人还要爬坡过坎
  • · 全国十强用电大省经济&电力运行简况
  • · 2017年全国电力版图
  • · 重磅 | 广东电力市场2017年年度报告
  • · 中国火电行业发展报告之火电市场去产能情况
  • · 全国省级电网输配电价盘点排行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