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有哪些扶持政策?
2015-06-16 11:17: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A-
A+
电力18讯:
《中国制造2025》中清晰地描述了政策扶持和保障的重要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必须培育创新文化和中国特色制造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为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八项政策保障措施。即: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其中,在第八项“健全组织实施机制”中,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首先是,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中国制造2025》中清晰地描述了政策扶持和保障的重要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必须培育创新文化和中国特色制造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为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八项政策保障措施。即: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其中,在第八项“健全组织实施机制”中,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首先是,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其次是,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支持包括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最后,建立《中国制造2025》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中国制造2025》中期评估机制,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
这也充分反应了PDCA管理理念在国家战略中的运用。只有在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阶段性评估,适时调整目标和任务,才能进一步优化战略规划,保持科学可持续的决策循环。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新基建来了!国网产业链投资方向
2020-03-24
- 美国发电装机结构悄然反转
2019-09-14
- EnergyTrend:政策刺激澳大利亚
2019-01-30
- 麦肯锡:储能市场竞争的新规则
2018-12-06
- 美国储能市场最新研究:预计2019
2018-10-09
热点排行
- · 预计2019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左右
- · 东兴证券:结构性变化驱动产业变革,未来电力投资仍将加速
- · 全球降息下水电资产的优势
- · IHS Markit:储能逆变器领域的竞争“非常不稳定”
- · 全球能源发展趋势最新展望
- · 2019年增量配电发展走向预测
- · EnergyTrend:政策刺激澳大利亚市场,太阳能发电年需求4GW以上能维持多久?
- · 据Wood Mackenzie最新研究显示,预计2019-2027年间,全球风机供应链潜在市场价值高达5400亿美元
-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策略
-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日前内部下发了公司《2020 年互联网专业工作要点》——国家电网互联〔2020〕 79 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