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2009-02-10 11:12:3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报记者 费伟伟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要求抓住当前能源供需矛盾相对缓和的重要战略机遇,解决我国能源领域深层次问题――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并日益加重,给我国能源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也带来了供需矛盾的相对缓和,为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这样说。
2月3日-5日,国家能源局在京举行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张国宝在会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的能源形势:
一是消费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3.43万亿千瓦时,增长5.23%,增速比上年回落9.57个百分点,需求下降主要发生在9月份之后;重工业、轻工业用电量同比增幅分别回落13.45和7.92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效益下滑。发电企业上半年受煤价大幅上涨影响,成本上升较快,四季度受发电量下降的困扰,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337小时,发电亏损比较严重。电网企业由于销售电价未调整,全年增加购电成本。去年8月份以来煤炭价格逐月下降,炼焦煤价跌幅达50%,焦煤企业半数处于停产状态,全行业亏损。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油田效益下降。
三是投资增速放缓。2008年煤炭全年投资增幅比前三季度下降8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投资增幅比前三季度下降17.4个百分点。
张国宝认为,我国能源发展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和任务,也存在着重大调整和发展的机遇。他在题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的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下一阶段我国能源工作的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
一是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在大型煤炭基地、整装煤田、低热值煤集中产区,要大力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要从规划源头抓起,统筹考虑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电站布局、市场空间、输电通道等一揽子问题,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坑口电站。对煤电一体化项目,要优先予以核准。2009年,要推进呼伦贝尔和宁东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向辽宁300万千瓦、山东400万千瓦的送电能力;启动锡林郭勒盟煤电一体化项目和山西煤电基地项目建设,向华北、华东等负荷中心送电;继续推进陕北、蒙西、两淮、贵州煤电基地建设。
二是继续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要扩大小火电机组淘汰的范围,对在役时间长、煤耗比较高的小火电机组,关停容量可考虑放宽到12.5万千瓦、20万千瓦。今后三年,分别计划关停1300万千瓦、1000万千瓦和800万千瓦,相应建设大型、高效、清洁燃煤机组5000万千瓦。
三是发展热电联产。这是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现在约有50多万台工业锅炉,建设热电厂取代工业锅炉,全国每年可节约2亿吨标煤。在大中城市,鼓励建设30万千瓦等级的热电机组;在工业园区,鼓励建设背压供热机组。同时,要加强热电联产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在线监测,防止借热电联产之名新上小火电机组。2009年,要优先支持北方大中城市解决集中供热。
四是大力发展核电。目前我国核电装机仅占电力总装机的1.1%,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世界核电消费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61%;而我国大陆核电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仅为0.77%。当前,我国无论是人才队伍,还是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都具备了加快发展核电的条件。我国将加快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建设,重点支持核电装备国产化,按照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制定并出台核电标准。
五是加强电网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城乡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投入,实现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西电东送,重点建设三峡水电站和四川大型水电站送电工程,继续加大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向京津冀电网送电规模,积极推进陕北火电外送。继续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完善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提高电网抗灾能力,优化电网结构布局,合理确定输电范围,多通道、多方向输送电力,科学决定电网设施设防标准,积极推进电力抗灾技术创新。
二、大力推进
煤炭发展方式转变
2002年-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平均每年增加2亿吨,年均增长11%,但煤炭企业集中度不高,小煤矿多,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煤炭生产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煤炭运输能力仍存在严重的瓶颈制约。
一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提高大基地煤炭产量比重。优先安排大型基地内的大中型煤矿项目,继续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大中型井田地质勘探、现有生产煤矿及选煤厂技术改造,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推进产业升级。扶持大集团发展,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合作,鼓励煤、电、路、港、化工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
二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目前,全国小煤矿还有1.4 万家,平均规模18万吨。要采取措施解决小煤矿小、散、乱、差等突出问题,继续整顿关闭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浪费资源和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煤矿,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小型煤矿。
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重点支持危害重、效益差、历史欠账多的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积极推广应用安全可靠技术,大力建设安全型矿井。
四是促进煤炭运输新通道建设。利用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推进煤炭铁路运输“卡脖子”路段建设。
三、积极发展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一是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利用。我国水能资源经济可开采容量4亿千瓦。目前水电装机1.7亿千瓦,还有2/3的水电资源尚未开发。加快水电开发,要转变水电移民观念,把水电开发与帮助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加大水电建设环保工作力度,规划时给河流保留足够的生态空间,在建设中将促进生态建设作为水电开发的重要目标。
二是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我国风电发展要坚持以风电特许权方式建设大型风电场,推动风电设备国产化,逐步建立我国的风电产业体系。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力争用10多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三是加快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把太阳能利用技术作为战略能源技术,稳步发展,积极推进。对热能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的政府建筑、商业建筑要逐步推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启动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城市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太阳能硅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四是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要开展生物能资源评价,组织制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规划。加速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更新换代,发展高效的直接燃烧技术、发电技术、气化和液化技术,发展集中养殖厂的沼气发电,形成并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支持生物质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会议还部署了2009年要重点做好的其他工作:
――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继续深化与国际能源组织的合作,加强同能源资源国以及其他能源生产国的务实合作。
――推进节能和科技装备进步。加强能源领域节能,推进关键技术创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加强能源法制建设和重大问题研究。逐步形成以《能源法》为母体,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和节约能源法为支撑的能源法律体系。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重大能源问题研究。
――加强和改进能源行业管理。建立能源信息系统,加强战略和规划,编制“十二五”能源规划,加快研究出台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煤层气等产业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能源产品与技术标准。
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加了全国能源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保障能源有效供给,不断提高能源效率,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李克强指出,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也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要针对当前能源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农村和城镇电网改造、节能减排改造、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大型煤炭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大型核电等工程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李克强强调,国内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的缓解,为解决能源领域深层次矛盾提供了有利时机。必须把促进增长与调整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现代能源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克强说,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促进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能源领域各项改革。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产品价格改革,理顺能源资源价格关系,加快能源市场体系建设进程,不断探索和改进新形势下政府能源管理体制,促进能源产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强战略规划,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市场报》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要求抓住当前能源供需矛盾相对缓和的重要战略机遇,解决我国能源领域深层次问题――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并日益加重,给我国能源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也带来了供需矛盾的相对缓和,为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这样说。
2月3日-5日,国家能源局在京举行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张国宝在会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的能源形势:
一是消费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3.43万亿千瓦时,增长5.23%,增速比上年回落9.57个百分点,需求下降主要发生在9月份之后;重工业、轻工业用电量同比增幅分别回落13.45和7.92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效益下滑。发电企业上半年受煤价大幅上涨影响,成本上升较快,四季度受发电量下降的困扰,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337小时,发电亏损比较严重。电网企业由于销售电价未调整,全年增加购电成本。去年8月份以来煤炭价格逐月下降,炼焦煤价跌幅达50%,焦煤企业半数处于停产状态,全行业亏损。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油田效益下降。
三是投资增速放缓。2008年煤炭全年投资增幅比前三季度下降8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投资增幅比前三季度下降17.4个百分点。
张国宝认为,我国能源发展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和任务,也存在着重大调整和发展的机遇。他在题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的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下一阶段我国能源工作的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
一是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在大型煤炭基地、整装煤田、低热值煤集中产区,要大力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要从规划源头抓起,统筹考虑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电站布局、市场空间、输电通道等一揽子问题,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坑口电站。对煤电一体化项目,要优先予以核准。2009年,要推进呼伦贝尔和宁东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向辽宁300万千瓦、山东400万千瓦的送电能力;启动锡林郭勒盟煤电一体化项目和山西煤电基地项目建设,向华北、华东等负荷中心送电;继续推进陕北、蒙西、两淮、贵州煤电基地建设。
二是继续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要扩大小火电机组淘汰的范围,对在役时间长、煤耗比较高的小火电机组,关停容量可考虑放宽到12.5万千瓦、20万千瓦。今后三年,分别计划关停1300万千瓦、1000万千瓦和800万千瓦,相应建设大型、高效、清洁燃煤机组5000万千瓦。
三是发展热电联产。这是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现在约有50多万台工业锅炉,建设热电厂取代工业锅炉,全国每年可节约2亿吨标煤。在大中城市,鼓励建设30万千瓦等级的热电机组;在工业园区,鼓励建设背压供热机组。同时,要加强热电联产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在线监测,防止借热电联产之名新上小火电机组。2009年,要优先支持北方大中城市解决集中供热。
四是大力发展核电。目前我国核电装机仅占电力总装机的1.1%,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世界核电消费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61%;而我国大陆核电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仅为0.77%。当前,我国无论是人才队伍,还是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都具备了加快发展核电的条件。我国将加快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建设,重点支持核电装备国产化,按照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制定并出台核电标准。
五是加强电网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城乡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投入,实现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西电东送,重点建设三峡水电站和四川大型水电站送电工程,继续加大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向京津冀电网送电规模,积极推进陕北火电外送。继续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完善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提高电网抗灾能力,优化电网结构布局,合理确定输电范围,多通道、多方向输送电力,科学决定电网设施设防标准,积极推进电力抗灾技术创新。
二、大力推进
煤炭发展方式转变
2002年-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平均每年增加2亿吨,年均增长11%,但煤炭企业集中度不高,小煤矿多,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煤炭生产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煤炭运输能力仍存在严重的瓶颈制约。
一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提高大基地煤炭产量比重。优先安排大型基地内的大中型煤矿项目,继续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大中型井田地质勘探、现有生产煤矿及选煤厂技术改造,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推进产业升级。扶持大集团发展,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合作,鼓励煤、电、路、港、化工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
二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目前,全国小煤矿还有1.4 万家,平均规模18万吨。要采取措施解决小煤矿小、散、乱、差等突出问题,继续整顿关闭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浪费资源和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煤矿,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小型煤矿。
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重点支持危害重、效益差、历史欠账多的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积极推广应用安全可靠技术,大力建设安全型矿井。
四是促进煤炭运输新通道建设。利用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推进煤炭铁路运输“卡脖子”路段建设。
三、积极发展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一是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利用。我国水能资源经济可开采容量4亿千瓦。目前水电装机1.7亿千瓦,还有2/3的水电资源尚未开发。加快水电开发,要转变水电移民观念,把水电开发与帮助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加大水电建设环保工作力度,规划时给河流保留足够的生态空间,在建设中将促进生态建设作为水电开发的重要目标。
二是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我国风电发展要坚持以风电特许权方式建设大型风电场,推动风电设备国产化,逐步建立我国的风电产业体系。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力争用10多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三是加快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把太阳能利用技术作为战略能源技术,稳步发展,积极推进。对热能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的政府建筑、商业建筑要逐步推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启动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城市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太阳能硅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四是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要开展生物能资源评价,组织制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规划。加速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更新换代,发展高效的直接燃烧技术、发电技术、气化和液化技术,发展集中养殖厂的沼气发电,形成并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支持生物质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会议还部署了2009年要重点做好的其他工作:
――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继续深化与国际能源组织的合作,加强同能源资源国以及其他能源生产国的务实合作。
――推进节能和科技装备进步。加强能源领域节能,推进关键技术创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加强能源法制建设和重大问题研究。逐步形成以《能源法》为母体,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和节约能源法为支撑的能源法律体系。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重大能源问题研究。
――加强和改进能源行业管理。建立能源信息系统,加强战略和规划,编制“十二五”能源规划,加快研究出台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煤层气等产业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能源产品与技术标准。
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加了全国能源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保障能源有效供给,不断提高能源效率,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李克强指出,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也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要针对当前能源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农村和城镇电网改造、节能减排改造、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大型煤炭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大型核电等工程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李克强强调,国内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的缓解,为解决能源领域深层次矛盾提供了有利时机。必须把促进增长与调整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现代能源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克强说,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促进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能源领域各项改革。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产品价格改革,理顺能源资源价格关系,加快能源市场体系建设进程,不断探索和改进新形势下政府能源管理体制,促进能源产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强战略规划,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市场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众多电力央企前领导任中央企业
2021-01-03
- 发改委持续加码,下一阶段重点形
2019-09-14
- 什么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9-02-24
- 两部委:取消电网、加油站、新能
2018-06-30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