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破解施工难题——水电八局福建官烈隧洞一都溪管道施工纪实
水电八局工程设备公司福建官烈隧洞项目主要承担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的一部分,属大樟溪~三溪口水库输水线路,引水线路全长约6007米。其中,跨一都溪河的管道段是本工程的关键线路,管道施工能否按期顺利完成,对工程安全度汛与工程总工期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通过技术方案优化和实施,将原需两个枯期才能完成的工期提前了整整一年,成本比原设计方案降低一半,得到了业主、设计和监理等单位的一致好评,彰显了精湛的专业技术实力和履约能力。
挑战难题
跨河段的管道施工原设计方案采用两期围堰,先后形成左右两岸基坑分别施工,闭气排水形成旱地条件后进行管槽开挖、钢管分节制作安装并分段浇筑包管常态混凝土,工期8个月。
由于管道施工设计方案审批滞后,从项目接到审批结果至2016年汛前的枯期施工已不足4个月,经分析采用分期围堰施工无法在一枯完成一都溪河床管道施工任务,预计延至2017年2月施工完成,工期将推迟一年。
据现场开挖揭露的数据显示,河床强透水砂卵石覆盖层厚度远超初设地质勘探数据,地质的变化使原设计采用黏土斜墙围堰防渗闭气的风险提高,施工难度增大。
虽以上问题并非承包商原因,但业主和设计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施工单位,希望作为央企的水电八局发挥专业优势采取响应措施,保证工程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
面对挑战,怎么办?做好现场履约是拓展市场的基础。项目部唯有义无反顾地接受挑战!
创新破解
压力就是动力,目标就是责任,问题倒逼创新,创新就有思路。面对问题项目部立即发动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策,上到公司总部专家下至作业层面民间高手开展请教咨询。
采用高喷灌浆土石围堰、钢板桩围堰、土工膜防渗土石围堰……在一次由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四方召开的专题讨论会上,大家都在发表着各自的见解。
这时,项目经理蒋正荣作为施工单位代表大胆提出了不一样的变更方案:“不截断河流,管道整体吊装方案是否可行?”
随后,项目部就变更事宜多次与工程设备公司总工程师刘宏、工程管理办、起重吊装单位等咨询沟通,确定方案可行后,主动与业主、设计等单位联系,牵头负责方案的推动和落实事宜。
施工技术方案不仅要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更应该追求技术最优,经济最佳,安全可靠,质量放心,方案的价值最高,同时方案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有相关应急预案,充分考虑针对性和实用性,应用价值工程法对技术方案进行反复优化。
2015年12月,采用管道整体吊装、下沉到位、浇筑水下混凝土施工取代分期围堰施工方案得到业主、设计单位的认可。
此次方案变更技术难度较大,管道长105米、直径3.2米、重240吨,沉入深5米的管槽中,采用多台汽车吊同时起吊,受操作手协作等因素影响较大,由于不同步性,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安全风险高;受水下施工影响,水下开挖高程、坡比、边坡稳定性难控制,以及管道下沉安装、水下混凝土浇筑等质量控制难度大;由于不截断河流,施工任务受河流水位及天气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
面对困难,项目技术团队不断细化优化方案,反复论证完善,同时制定应急预案;监理多次组织参建各方召开专项技术方案研讨审核会;工程设备公司成立技术支持组,召开专项方案评审会;刘宏总工多次率吊装、土建专家到工地指导和优化方案。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各项技术难题逐一破解,方案成熟。
“六铁降龙”
1月18日,随着北方冷空气持续推进,江南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降温,这使冬季不曾寒冷的福州也裹上了厚厚的冬意。连续几天的雨水,造成原河面水位升高,水流增大,给即将进行一都溪管道整体吊装带来不小麻烦,但这一切丝毫难倒不了工程设备公司这个以特种设备施工为品牌的专业团队。
1月21日,低温小雨天气不作美。项目部经精心准备,人员设备就位。8时许,6台260吨吊车整齐地开进了一都溪管道施工现场并呈一字型摆开阵式,按照设计流程和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实施整体吊装“组合体操”的十大规定动作:各就各位、打开支腿、安放配重、钢丝穿束、伸出扒杆、挂钩起吊、水中挪移、注水助沉、定位下放、就位固定。
采用6台吊装整体吊装,吊车的同步性是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将会发生安全事故。如何做到整体化一,步调一致且受力均匀也颇有研究。项目部技术团队采用一根主钢丝绳牵引+6组副钢丝绳轻松解决。6组副钢丝绳和管道连在一起,主钢丝绳从一端到另一端将6组副钢丝绳全部串连,6台吊车统一起吊主钢丝绳,钢丝绳通过滑动摩擦将重量自由分配达到受力均匀的效果,靠一升一降将百米管道顺利吊装就位,安全保证做到有章可循。
经过近10个小时紧张有序的操作,下午6时许,终于顺利完成了一都溪百米长管的整体吊装并精准就位,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吊装体操表演——“六铁降龙”。
完美收关
一都溪管道设计采用1XDN3220X28毫米的钢管,四周外包600毫米厚C25钢筋混凝土保护,河床部分的包管混凝土改为水下施工,利用2台天泵入仓浇筑。
钢管整体吊装就位后,为了防止管槽淤积渣土影响质量,项目部再接再厉,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迅速将11榀钢筋笼连同模板安装完成,于22日下午4时顺利开始浇筑水下混凝土,始终保持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在静水环境实施。2台天泵在水下混凝土施工中大显神威,控制左右50米浇筑范围,浇筑效率达到100立方米/时。
项目部在水下混凝土浇筑方面也创新思路,将钢筋模板固定在一起采取整体吊装一次性安装就位。先将钢筋和模板固定在一起,内模支撑靠采用φ18的钢筋按照结构尺寸做成框架,吊装就位后牢牢的支撑在钢管外壁上;外模支撑根据混凝土浇筑高度回填砂卵石稳固。
长105米、重240吨钢管整体吊装沉入河中。
钢管水下混凝土浇筑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宁东发电: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3-03
- 淮北市电视台聚焦大唐淮北发电
2016-04-14
- · 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红海东岸展波澜
- · 江西水电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项目:追求卓越 铸就经典
- · 两河口水电站一二·五联合体:同心协力争先创优 志镶雪域高原璀璨明珠
- ·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一流班组,向新而生
- · 水电十一局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牟项目经理部劳动竞赛拔得头筹背后的“三件宝贝”
- ·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 · 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项目建设纪实
- · 电建铁军山东电建一公司:建功“一带一路”献礼祖国华诞
-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解二分厂副厂长刘玉轩:电解槽里装着的“创新梦”
- · 水电五局:奋斗2018,追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