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内蒙古公司:五年跨越发展成绩显著
2008-04-02 09:21:2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李永杰 曹智
2008年4月1日,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内蒙古公司成立五周年的日子。五年来,华电内蒙古公司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建设能源基地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从零起步,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充分发扬 “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快速突破、跨越发展”的精神,使内蒙古公司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巨大发展。五年来,先后组建了6个项目公司、 10台火电机组和风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02万千瓦、累计完成投资130亿元,为内蒙古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源项目--快速拓展”
内蒙古公司建立之初,华电在内蒙古没有任何存量资产。为了布点选址,开发项目,内蒙古公司一班人几乎走遍了内蒙古的山山水水,先后与自治区及7个盟市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公司成立之初正遇“非典”肆虐,大家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分析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整理项目前期基础资料、研究项目公司组建情况,即使在非典最猖獗的5月份仍然在拟选厂址探勘调研。2003年底,在内蒙古公司成立短短半年多时间内,就完成了组建东华热电、华电乌达、华电包头和华电卓资四个项目公司并开工建设。2005年根据项目前期的深度,内蒙古公司又及时完成了辉腾锡勒风电公司和华电土右公司的组建工作。
在竞争异常激烈、项目核准门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华电内蒙人充分发扬“三千精神”,2004年基本完成了自治区一级审查审批工作,其中,东华、华电包头两个项目取得了国家项目建议书;2005年完成了辉腾锡勒风电一期的核准工作,2006年完成了东华热电、华电乌达的核准工作,2007年完成了华电包头的核准工作。内蒙古公司连续三年被集团公司评为突出贡献单位。
目前,华电土右已具备核准条件,华电卓资已通过国家环保验收,全力推进已开发的风电项目及后续风电项目的开发。还积极协助华电煤业集团推进十二连城项目、不连沟矸石热电项目及蒙东煤电基地项目和鄂尔多斯地区上海庙工业园区煤电项目的前期工作。
工程建设--突飞猛进
五年来,内蒙古公司坚持到位不越位的思想,积极推行以项目法人负责制为核心的工程建设 “五制”管理,明确了项目法人对“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控制的核心作用,认真监督各项重大招投标活动,按照“小业主、大监理”管理模式,指导帮助项目公司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还通过向现场派驻工作组,定期组织召开工程动态分析会和现场工程建设协调会,积极协调设计、设备、施工、监理等企业的关系,全力帮助各基层企业催缴设备,解决资金、技术难题,协调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关系,指导帮助各项目公司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从而使工程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得到快速推进。
到2005年底,内蒙古公司系统克服了资金紧张、施工力量不足、设备供应滞后等困难,华电乌达、东华热电两个项目如期实现年内双投,卓资电厂四台20万机组从04年5月开工后施工现场创造了许多个内蒙古电力建设史的第一:50天A列排架到顶;#1、2烟囱当年开工当年到顶;#1-4机主厂房当年开工当年封闭等。华电乌达仅用不到17个月的有效工期建成了配以480吨国产循环流化床炉的两台15万机组,东华热电#2机组从锅炉钢架开始吊装到168试运结束仅用了11个月零8天,创造了国内同类机组安装的最好纪录。2006年,华电包头如期双投,实现了蒙西电网60万机组零的突破,卓资电厂则创造了三年投产4台机组的骄人业绩;2007年,华电土右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辉腾锡勒一期风电机组的全部投运更是为华电新能源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安全生产--机制创新
五年来,内蒙古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新生产管理机制,大胆推广委托运行、混岗运行,设备维护实行委托劳务维护,机组大小修则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完善大小修监理制和点检定修试点等工作,从而保证了机组投产后的稳定运行,也为集团公司减人增效、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探索了新的经验。
内蒙古公司从第一台新机投产以来,就及时提出基建向生产转变的要求,通过规范生产机构,充实生产技术人员,组织各企业开展“月经济活动分析会”和“周生产调度会”,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对标管理、技术监督、缺陷管理、燃料管理、小指标管理等工作,组织开展安全文明生产达标活动,实现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确保了公司系统不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和被通报的责任事件。
五年来,内蒙古公司系统运营能力不断提高,生产及各项管理逐步规范,煤耗等各项消耗指标大幅下降,华电卓资、东华热电供电煤耗从刚投产时的472.09克/千瓦时、362.59克/千瓦时,到8月底分别降到394.7克/千瓦时、345.94克/千瓦时。尤其是华电乌达
作者:李永杰 曹智
2008年4月1日,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内蒙古公司成立五周年的日子。五年来,华电内蒙古公司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建设能源基地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从零起步,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充分发扬 “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快速突破、跨越发展”的精神,使内蒙古公司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巨大发展。五年来,先后组建了6个项目公司、 10台火电机组和风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02万千瓦、累计完成投资130亿元,为内蒙古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源项目--快速拓展”
内蒙古公司建立之初,华电在内蒙古没有任何存量资产。为了布点选址,开发项目,内蒙古公司一班人几乎走遍了内蒙古的山山水水,先后与自治区及7个盟市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公司成立之初正遇“非典”肆虐,大家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分析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整理项目前期基础资料、研究项目公司组建情况,即使在非典最猖獗的5月份仍然在拟选厂址探勘调研。2003年底,在内蒙古公司成立短短半年多时间内,就完成了组建东华热电、华电乌达、华电包头和华电卓资四个项目公司并开工建设。2005年根据项目前期的深度,内蒙古公司又及时完成了辉腾锡勒风电公司和华电土右公司的组建工作。
在竞争异常激烈、项目核准门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华电内蒙人充分发扬“三千精神”,2004年基本完成了自治区一级审查审批工作,其中,东华、华电包头两个项目取得了国家项目建议书;2005年完成了辉腾锡勒风电一期的核准工作,2006年完成了东华热电、华电乌达的核准工作,2007年完成了华电包头的核准工作。内蒙古公司连续三年被集团公司评为突出贡献单位。
目前,华电土右已具备核准条件,华电卓资已通过国家环保验收,全力推进已开发的风电项目及后续风电项目的开发。还积极协助华电煤业集团推进十二连城项目、不连沟矸石热电项目及蒙东煤电基地项目和鄂尔多斯地区上海庙工业园区煤电项目的前期工作。
工程建设--突飞猛进
五年来,内蒙古公司坚持到位不越位的思想,积极推行以项目法人负责制为核心的工程建设 “五制”管理,明确了项目法人对“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控制的核心作用,认真监督各项重大招投标活动,按照“小业主、大监理”管理模式,指导帮助项目公司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还通过向现场派驻工作组,定期组织召开工程动态分析会和现场工程建设协调会,积极协调设计、设备、施工、监理等企业的关系,全力帮助各基层企业催缴设备,解决资金、技术难题,协调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关系,指导帮助各项目公司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从而使工程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得到快速推进。
到2005年底,内蒙古公司系统克服了资金紧张、施工力量不足、设备供应滞后等困难,华电乌达、东华热电两个项目如期实现年内双投,卓资电厂四台20万机组从04年5月开工后施工现场创造了许多个内蒙古电力建设史的第一:50天A列排架到顶;#1、2烟囱当年开工当年到顶;#1-4机主厂房当年开工当年封闭等。华电乌达仅用不到17个月的有效工期建成了配以480吨国产循环流化床炉的两台15万机组,东华热电#2机组从锅炉钢架开始吊装到168试运结束仅用了11个月零8天,创造了国内同类机组安装的最好纪录。2006年,华电包头如期双投,实现了蒙西电网60万机组零的突破,卓资电厂则创造了三年投产4台机组的骄人业绩;2007年,华电土右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辉腾锡勒一期风电机组的全部投运更是为华电新能源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安全生产--机制创新
五年来,内蒙古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新生产管理机制,大胆推广委托运行、混岗运行,设备维护实行委托劳务维护,机组大小修则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完善大小修监理制和点检定修试点等工作,从而保证了机组投产后的稳定运行,也为集团公司减人增效、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探索了新的经验。
内蒙古公司从第一台新机投产以来,就及时提出基建向生产转变的要求,通过规范生产机构,充实生产技术人员,组织各企业开展“月经济活动分析会”和“周生产调度会”,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对标管理、技术监督、缺陷管理、燃料管理、小指标管理等工作,组织开展安全文明生产达标活动,实现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确保了公司系统不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和被通报的责任事件。
五年来,内蒙古公司系统运营能力不断提高,生产及各项管理逐步规范,煤耗等各项消耗指标大幅下降,华电卓资、东华热电供电煤耗从刚投产时的472.09克/千瓦时、362.59克/千瓦时,到8月底分别降到394.7克/千瓦时、345.94克/千瓦时。尤其是华电乌达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