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设备厂节能环保新业务多项中标点亮“电建智光”
近年来,受传统火电市场断崖式下跌影响,作为散装物料装卸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武汉设备厂危机四伏,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企业在保证传统产品优势地位的同时,大力开拓非传统业务,增加钢结构、智能车库和节能环保三项新业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迎难而上,为新业务市场“开疆拓土”,形成与传统优势业务协调互补的业务结构模式,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积蓄力量。
今年,武汉电力设备厂节能环保新业务“历经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终于迎来第一个“引爆点”:上半年中标地铁11号线公共区、设备区照明、咸宁通山路灯采购项目、孝昌路灯EMC项目、襄阳城市行人智慧指示牌、鄂州、十堰供电公司绿色照明典型示范项目、宜都市路灯EMC改造、随州电能替代等多个项目,新增合同总额达1500余万。
卧薪尝胆6年 苦心经营终“逆袭”
2011年,武汉设备厂首次进入节能环保市场,面临一无资金、二无产品的局面,企业选择与国网湖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合作,采取EMC方式(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入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领域。选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HID高效电子镇流器技术、高效陶瓷金卤灯,作为主攻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的“开路先锋”,以投资方式的商业模式“闯入”电力节能市场。
2013、2014年,武汉设备厂的节能产品,迅速占领整个湖北省城市路灯改造的90%,成为国网湖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的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唯一供应商!此外,武汉设备厂以节能为中心,与国网湖北节能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进入电能替代市场。除原有的通山、孝昌、宜都、远安等路灯EMC项目外,深度参与恩施民院、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化+改造项目,项目金额达1亿元以上,深度参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多级立体化节能运营系统项目,项目金额达2000万元,完美拉开“进军”湖北地区高校节能市场的帷幕。
栽下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自2013年以来,武汉设备厂以工程照明节能为依托,根据集团“一带一路”发展思路,成功开发了高速公路智能照明系统(含产品),综合节电率在50%~61%之间,最高可达70%,在湖北省各地市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签订合同近亿元,并在宜昌翻坝高速上得到了应用。
2016年,企业通过产品技术升级,申请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注册了“电建智光”品牌,形成“电建智光”绿色照明产品系列,在湖北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绿色照明产品,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开发了“电建智光”能效监控平台,在灯具节能的基础上,可再节能20%~30%。在企业2017年上半年中标的宜都市路灯EMC改造项目中,该智能路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有效运用,千里之外“人性化”地控制路灯的开关,标志着企业已经进入“平台+设备”的系统集成节能市场,市场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
打磨商业模式 联合两翼齐飞
经过多年的运行,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风险控制、投资回收等方面,武汉设备厂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完成道路照明整体灯具节能改造工程近40项,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这些年,在转型升级这条路上,武汉设备厂的节能环保业务一直在持续进步,不断地打磨着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紧随集团,以投资培育品牌,打造集团内部“电建智光”绿色照明品牌,以品牌带动市场。以原有的湖北电力节能为发展一翼,集团内部(尤其是以BOT模式、PPP模式实施的高速公路照明、工业园区照明等)为发展的另一翼,积极推进“二翼齐飞”的市场布局。
2017年以来,根据集团“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武汉设备厂进一步明确了为平台公司、成员单位提供增值服务的市场营销理念,为集团兄弟单位提供高速公路照明专业方面的投资、产品、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支撑。这种模式下,项目公司可享受的增值服务有:一是可以享受节能所带来的收益;二是减少大量运行维护的成本;三是实现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监控,降低巡检成本和安全风险。该模式得到了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为企业拓宽市场制造了无限可能,为打造节能环保“智慧城市”创造了无限生机,推动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提升,意义重大!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白马股”亨通光电头顶两百亿
2020-08-03
- 45家电气设备上市企业2019年度
2019-09-13
- 中天科技拟募资15.78亿,重注用
2019-03-02
- 上市11年,累计募资超80亿,利润不
2019-02-24
- 疯狂收购终酿恶果!远东智慧能源
2019-01-28